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奔赴山海,各有灿烂,北印学子勇往“职”前

奔赴山海,各有灿烂,北印学子勇往“职”前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5-04-18|文: |编辑:李雨兴 曹文露

青春如墨,落笔即华章

人生如书,翻页即新程

北印学子带着满满的积淀

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

今天,让我们走进北印学子的求职故事

看他们以守正为帆、以敏行为桨

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逐梦前行,收获成长

我是郭佳伊,来自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专业,目前已经与一家出版社签署了三方协议。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就业体会。

刚上大学时,我就给自己立下目标:毕业即就业,我必须全面提升自己,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我充分利用了“实习”这个试错成本最低的方式,来了解并体验感兴趣的行业和岗位。所以从大一下学期起,我就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开展实习,大学四年已经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搜狐、字节跳动、中信出版集团和中国石化出版社等公司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习经验,对出版行业、互联网行业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最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了深耕出版行业。

在字节跳动实习的那段时间,我参与了公司在北京、上海、大同、广州、成都等多地的项目。项目中,我协助统筹,从需求收集、计划提出,到时间节点把控、各部门协调沟通,再到最后的总结复盘,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策划和认真执行。记得有一次,项目的关键环节因为部门间沟通不畅导致进度受阻。当时领导出差,我主动站出来,组织相关人员开了一场沟通协调会。会上,我耐心倾听每位成员的诉求和困难,梳理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成功化解了危机,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的资金支持,并受到了CCTV、BRTV等知名媒体的报道。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获得认可的成就感。

在中信出版集团担任营销编辑期间,我参与了《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的营销工作。为了挖掘图书内容优势,撰写吸引人的营销文案,我反复研读图书,还与郭帆导演工作室、全国知名媒体、自媒体达人等对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和一些头部账号沟通合作时,对方要求很高,谈判过程非常艰难。但我没有放弃,不断调整合作方案,最终成功对接200多个达人,图书销量超过40万册,成为中信季度热销第一,并荣获了“中信出版集团优秀营销项目”荣誉。

回顾大学四年成长轨迹,我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职场准新人。在求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提前规划和积累经验的重要性。大学是我们成长的黄金时期,每一次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大学时光,明确目标,积极实践,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破茧寻光,蜕变自成风景

我是新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志兴班的刘子煦,回想求职的旅程像过山车一样,有迷茫,有失败,也有收获。最终,我幸运地拿到了心仪的游戏公司的offer,成为一名游戏三维设计师。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对数字媒体艺术这个专业充满了好奇。平面设计、影视制作、装置艺术、游戏设计……课程涉及很广,但是又面临一个问题——这么多方向,我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于是,我开启了“疯狂尝试”模式:设计海报、拍短片、做装置、参加游戏开发比赛……什么都试了一遍,也利用暑假寒假的时间去各个公司尝试了很多不同岗位的实习,跟不同专业的同学去合作参加各个比赛。

那段时间虽然忙得团团转,但是我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我好像什么都学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透。

大二那年,我参与了一个游戏的课题设计。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游戏方案设计,从角色、场景、关卡流程、游戏玩法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记得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关卡的流程设计,小组成员熬夜研究,虽然很累,但完成时的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往游戏方向发展。游戏方案需要美术技术去完成,所以我选择了游戏三维去深入研究。我开始自学,上网找教程、报培训班、加入学习社群……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开始制作自己的作品集和简历。针对求职方向去寻找相关的公司实习,提前积累经验。

大三那年我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实习。当时的我参与了一个开放世界游戏开发的项目。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游戏制作流程,负责场景资产制作,从模型制作到贴图绘制,这段经历虽然很累,但让我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比如,如何和团队沟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何解决突发问题……

大四求职季,我投了很多家公司,也经历了一些挫折。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家知名游戏公司的测试,要求在一周内完成PBR全流程道具制作。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泡在电脑前,从早忙到晚。然而,最终我还是在终面阶段落选了。那次失败让我很受打击,但我没有放弃。我认真复盘了整个过程,总结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之后,我继续投递简历,参加测试,终于成功拿到了offer!

回顾大学四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长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努力。虽然过程中有很多迷茫和挫折,但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失败,都让我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大学是一个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不要害怕尝试,也不要害怕失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并为之努力,你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逆旅寻光,步履自成星河

杨子博,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硕研究生。目前已被某中央直属机关下设的全资国有企业录用,即将成为一名软件研发工程师。

从9月份开始投递简历,到11月份结束,我相继斩获3份后端研发工程师岗位的offer,最终择定当下单位,开启职业生涯。回顾这段秋招历程,感慨颇多。

在校期间,我的个人目标比较明确,想要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在满足毕业条件并获导师许可后,便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期间,作为后端开发实习生参与北京市某事业单位大型项目、某大型股份制银行评分卡业务的研发以及北京市某大型活动的保障工作。近一年的实习经历,大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为面试增添优势。为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在我的工作和学业上给予的无私指导与帮助。

一份出色的简历,无疑是求职路上的有力敲门砖。我的首份实习简历是参考网上模板完成,随后便在招聘软件上投递,然而回应甚少。恰逢学校举办24届双选会,我便带着简历奔赴现场,与招聘软件开发岗位的企业HR交流,诚恳请教,大胆询问是否有时间可以帮忙指导一下我的简历。多数HR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会乐意帮忙并给出中肯意见的,这使我了解到了什么样的简历是招聘开发岗的HR所青睐的,让我的简历更具针对性。同时,我也匿名将简历发布在牛客网、小红书等平台,向广大网友征求意见,根据这些建议,逐步完善简历,帮助我顺利拿到研究生期间的首份实习工作,也为后续正式求职奠定基础。

如果简历是敲门砖,那么面试就是开启职场大门的钥匙。在面试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面试官,首先我们就是要充分相信并肯定自己,避免被面试官“PUA”。我曾遇到面试官提到,目前就业环境较差,与我同批次面试的其他人多是名校硕士外加大厂实习,我的竞争力不大,建议我去应聘测试岗位。这曾一度让我自我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坚持应聘开发岗。但是后来通过找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交流,及时调整心态,没有让这些消极因素成为求职路上的绊脚石。一些互联网公司对于秋招,在面试时会比较看中算法能力,自己也有过因为算法不过关最终失去offer的经历。在那之后,便利用空余时间刷力扣,到后来基本上可以达到公司对于应届毕业生算法能力的要求。

岗前培训期间,得知同部门其他同学均是211院校硕士,这使我压力倍增,但我秉持着“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的心态,化压力为动力,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之后的工作。

回顾求职之路,有艰辛更有收获,每一段经历都在为我们的职业蓝图添砖加瓦,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同学们带来启发,愿大家都能在逐梦路上勇敢前行,将热爱化作事业,奔赴似锦前程,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通关,收获心仪offer,开启灿烂职场生涯。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养分

我是吴雨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专业研三学生。本科时期,我对未来职业规划相对茫然,考研的决定成为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研究生阶段,我专注学业的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研一时的一门主修课是我学习计划的开端。这门课的作业是完全开放的,老师鼓励我们自由创作。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熟悉的作业形式,但几位同学运用我们从未接触过的软件,呈现出了令人惊艳的作品效果。当时我既羡慕又焦虑,并出现了深深的危机感,我意识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专业领域,仅仅满足于现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开始自学新的专业软件,从基础操作到复杂功能,一步步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这样坚持了两年,现在我可以结合学校所学内容和自学的内容进行更多形式的内容创作。

研二上半年,我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开始了一段为期半年的实习。虽然不能转正,但这段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期间,我独立完成了很多作品,参与了公司大大小小的项目,同时也明白了很多设计领域的商业流程,每个环节都让我受益匪浅。

2024年秋招季到来时,我带着在研究生期间的实习作品、学校课业作品以及自己在这两年间的创作,开始进入秋招。秋招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经历了近20次面试,做了很多测试题。其中我在某家公司经历了八轮面试,从技术面到HR面,面临了多个部门的考核。面对压力,我始终保持冷静,将每个问题视为学习的机会。面试结束后,我会复盘记录面试官的提问角度和我的回答思路,为下一次面试做准备。最终,我拿到了心仪的offer。

回顾这段求职历程,我深刻体会到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坚定,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努力都在塑造更好的自己。对于即将踏上求职路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不要害怕迷茫,重要的是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畏惧失败,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养分。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心态,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舞台。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