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郭春雨: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教学相长不负时代

郭春雨: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教学相长不负时代

——记2018届毕业生“我最尊敬的教师”郭春雨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0-11|文: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郭春雨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刻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上向前看,鼓励更多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在教育学生方面,他以自己的学识和爱心去感化学生,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自2007年学校开展毕业生评选“我最尊敬的教师”活动以来,他年年被提名,四次获得毕业生“我最尊敬的教师”称号。

d0bd17cad41b459684321d29338b39fc.jpg

扎根课堂教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2000年到校任教以来,郭春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向前辈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任教19年来,从未调课、从未迟到,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郭春雨授课的核心理念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更新极快,郭春雨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发散性思维的培育,使学生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今天的大学生知识面广阔、知识来源路径广、价值观相对多元。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精确引导和激发作用非常关键。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进行心灵教育是郭春雨多年的追求,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学生的认同。

郭春雨认为“三贴近”是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方法。“三贴近”就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具体的心灵阶段。就是要贴近大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尤其是新近的事例。对于事例的分析不能仅限于道德评价,应结合各种各样的标准进行动态的、发散思维的分析,且一定让学生参加分析和制定分析标准,将道理说透、说明直至触及灵魂、可能的利益关系。

郭春雨特别重视上课前5分钟和课下的师生交流。在上课的前5分钟是决定一堂课质量的关键,这一堂课怎样开始、从哪里讲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核心所在。他在上课前一般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储备,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先在看法,然后调整教案、讲课的角度。调整教案、精心揣摩直到令自己满意为止,课堂才是教师价值的直接体现。郭春雨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是精准的提供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营养包”。他每次上课都将自己的讲课录音,以备下课后仔细琢磨提高。 课后的师生交流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薄弱环节。课后的师生交流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教师的尊重程度的检验砝码,郭春雨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环节。他鼓励学生在下课后积极发问,有时会和学生深谈数小时。

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体现教师自我价值

从2000年从教至今已有19年,郭春雨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学生”,只有真正的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最需要的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党、国家的爱,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郭春雨认为对学生要真诚,明确告诉学生自己哪些知识不懂、哪些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反而能获得学生的尊敬。社会在飞速发展,社会正显现出多中心、非线性的特征,教师应当在认同现实的基础上,作出迅速调整并和学生一起在适应时代的前提下进行知识传授、快乐成长。

郭春雨非常重视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心灵成长上的关注。他们的未来可能和老师的一句仅仅是关切的话语有关。他还乐于给学生出谋划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分析出国深造、考研、就业的各种利弊,以及就业专业的前景等。

从2000年至今,郭春雨教过的学生超过10000人,这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也是他认为自己价值的核心所在。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