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松:在平凡中坚守
——记优秀共产党员赵玉松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0-11|文: |编辑:张旭彤 张旭彤
赵玉松,男,1971年出生,2008年入党,现任北京印刷学院后勤基建处饮食中心主任。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先后从事交通安全保卫、交通运输保障和饮食服务保障工作,曾任交通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学校交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后勤分工会副主席和学校美食委员会秘书长。赵玉松同志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大胆肯干,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为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贡献,多次年度考核等级为优秀。2003年,赵玉松同志被学校评为防“非典”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奥运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推荐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党代表;2012年,获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学校优秀党支部;2013年,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北京高校后勤先进党组织。
作为一名基层服务管理者,赵玉松同志的服务育人意识较强。他树立“用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心对待学生”的服务意识、明确为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健康工作生活服务的工作目标,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引导教育餐饮人任劳更任怨、受得了委屈、具有虚怀若谷的思想境界;他本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一心为学生着想,在菜肴品种上追求花色品种的多样化;在菜肴质量上追求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在服务理念上追求优质服务、文明用语、挂牌上岗、着装统一,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他也加强对食堂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日常餐饮保障工作,在古尔邦节、封斋节等节日期间想方设法提供盛宴,让少数民族同学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感受到56个民族血脉不可分割的亲情;他心系企业和农民工,注重从政策、资金、情感等多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关怀,在坚持合同的同时,采取灵活的政策,为企业和员工给予关爱,通过开展岗位培训,组织服务礼仪、操作技能、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五常知识等全面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提升了餐饮服务质量。
2013年开始至今,赵玉松担任饮食中心主任,作为一名高校食堂的中心管理者,他深知,食堂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更是矛盾的焦点,食堂整体工作的饮食质量、价格和服务水平与师生的心情、对学校的态度息息相关。他坚持安全服务,团结带领一班人,在餐饮服务供需矛盾常态化的形势下,狠下功夫,采取多种措施,煮政治饭,炒稳定菜,始终把维护学校稳定、维护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满足师生多层次需求,构建北印和谐餐饮服务体系。2016、2017年连续两年服务满意率保持70%以上。他制定公布菜谱制度、落实临时饭卡收取比例费、拉卡拉进校园等工作,狠抓食堂食品卫生和安全建设,营造窗明几净、井然有序、轻松明快的新食堂就餐环境,力推学校食堂评A和食堂标准化工作进展。
赵玉松心系师生,坚持提升食堂服务育人功能,积极配合学生的各项活动,只要学生需要,他都热情给予帮助。通过在壁柱上张贴文明用语和营养健康用餐展板,购买绿植,与设艺师生设计食堂内部环境,张贴师生作品,安装电视,播放足球赛事,节日期间用彩带、彩纸装饰,营造温馨就餐环境;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他无私的为学生提供场地、桌椅、电源等,帮助学生圆满举办了包饺子、擀面条、餐厅工作体验日等诸多活动。他策划成立了美食委员会,美食美客社团,开展了舌尖上的春天、水果拼盘大赛、厨艺大比拼、包粽子、做月饼、美食DIY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了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并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与餐厅的沟通与理解。为了能零距离与同学们沟通,了解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除在餐厅设立意见箱之外,他坚持标准服务、信息服务和制度服务,建立畅通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变堵为疏,民主管理,人文关怀。他成立了伙委会,定期研究食堂问题,安排人员在食堂值班,对开餐情况进行监督,收集学生意见与建议,学生参与管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与沟通;开展服务质量调研,走访二级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沟通有关学校餐饮管理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寻求解决餐饮的最佳方法;他虚心接受师生的工作建议(如:针对菜价不明朗的现象,使用了电子显示牌,把各类主副食品明码标价公布于餐厅明显位置,使就餐者明明白白消费、理性消费等),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意见,他都能及时给学生满意的答复,并带领员工整改落实。他的服务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与各级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赵玉松从事专职司机多年,逐步成长为一名交通中心主任,2009年开始并担任党支部书记五年。他所在单位用工形式复杂,编制内人员老龄化严重,队伍建设后劲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从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入手,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各项管理水平。注重做好编外聘用制党员发展工作,接受编外聘用制正式党员2名,为流动党员发展搭建了新舞台,为工作增添了新动力;2011年,吸纳劳务派遣工加入党组织2人,创新了印刷学院党员队伍的组织发展方式,为培养锻炼后勤驾驶员后备队伍提供了新途径。他关心驾驶员的家庭状况,尤其在部下办理婚丧事宜时,他总是帮助忙前忙后,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同时,他善于营造有利于工作的良好环境,在支部筹建了电脑室、筹备了工装制度。由于他组织协调有方,对支部内每一名同志都关心爱护,更加激发了驾驶员爱岗敬业的热情,形成了后勤交通服务中心团结奋进、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2011年所在党支部被评选为学校优秀党支部。
2011年,赵玉松被推荐选举为后勤分工会副主席。他把这项工作看成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热情高,干劲大,工作有思路,想了不少办法和点子,协助主席与党组织一同组织了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创建了“后勤职工之家”、“健乐”篮球队等各类兴趣小组。他组织带领后勤职工参与了高校后勤体育节、学校各类排球比赛、合唱比赛、广播操比赛、运动会和暑休活动等活动,活跃和丰富了单位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他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及时传输给每位同事,用自己的爱心让职工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在雅安捐款中,他不仅带头捐款,还发动党员、员工积极伸出温暖之手,所在中心教职工和企业员工捐款3565元,是全处捐款最多的部门。他注重做好维护职工权利保护工作,积极倡议协助做好后勤非事业编员工入会工作,为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作出贡献。2013年被评为学校工会积极分子。
赵玉松甘于奉献,关键时刻勇挑重担。在学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等工作上,讲奉献,主动牺牲,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了许多休假,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学校各食堂为了以更新的面貌迎接开学,进行大量的维修、改造工作,他牺牲了休息时间,每天在现场督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了工程如期保质完成。年复一年,紧接着开学后,他依然很少休息,更加全身心投入到食堂工作。经常每周有很多天都住在食堂。在他的带领下,一线工作的员工克服种种困难,干劲足、氛围好,每天保障7000多师生就餐,经常是早晨4:30就开始工作,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遇有临时任务经常持续工作15小时,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一次又一次地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合格的答卷,赢得了师生的普遍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