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侯欣洁:愿做一名可以宁静沉淀的“青椒”

侯欣洁:愿做一名可以宁静沉淀的“青椒”

——记优秀共产党员侯欣洁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0-11|文:

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侯欣洁承担着《数字出版概论》《传媒法规》等多门本科生课程,曾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科研计划,仅2015年指导的2个校级大学生项目就获得优秀成绩。近四年来,她积极承担学院和系内的相关工作。她担任2014级的班主任,积极参与图书能力大赛和海峡两岸电子书大赛的前期筹备和后期服务工作。于2017年获得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近几年来,侯欣洁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国家及省部级相关课题5项,在新闻传播类期刊发表论文近1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部。问及她这四年最大的体会和感受,她用“感恩”和“成长”来形容。

“感恩”是因为学校和学院搭建的平台给予了她非常多学习与提升的契机。2015年,有幸参加中青班赴井冈山进行学习,通过实地教学、参观学习、老党员讲座,她对当下的党情和国情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而在协作人墙攀爬任务中,侯欣洁更是与同事们一起体验了“如何信任合作”,突破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攀爬记录。她依稀记得那天同行的老师在搭人梯中肩膀受伤却毫无怨言,攀爬过程中大家协力托举他人,完成任务后流下了激动泪水。聚沙成塔,原本柔弱的她内心感受到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认同感。

2017年侯欣洁参加第二期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对当下新型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原本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纷繁复杂的新兴教育服务模式和不断创新改革的产业现状,作为高校老师的她难免有一些困惑和迷茫。但通过此次培训,她重新厘清了当前国内国际社会形势中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功能、教师的功能,以及所在专业在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位置和切入点。高校与教师是文化积淀与价值传承的独特场域,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的最佳环境。而数字出版专业文化与技术融合的特殊属性,更可以作为“文化认同”、努力拓展的抓手和方向。

“成长”是因为获得了领导和各位老师前辈无私的帮助,在教学科研甚至生活当中,侯欣洁不断学习摸索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对接原总局课题以及与行业领军人士研讨的过程中,她的专业认知框架得以不断地系统升级。在参与专业技术软件培训和大型专业会议中,她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这些平台和契机无疑让她受益匪浅。而更重要的是,她在教学科研中努力学习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体会和感受与同学们共同成长的快乐。

侯欣洁谈到“课堂是她收获最多感动的地方,每一次同学们新鲜话题的讨论反馈、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思维小火花都让她无比珍视”。在讨论畅销书《S. 忒修斯之船》给数字出版带来的影响时,同学们关于能否制作成网络游戏、有声书和交互电子书的问题形成了多方不同的观点,黑板上写满了讨论意见,并不以多寡判断正确与否,却是用观点的交锋呈现产品变革的各种可能性。想起第一时间将黑板讨论拍照留存纪念时,侯欣洁总是会心地一笑。在讲授传播学课程时,课程当中有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们选取经典概念和人物术语,按照重要性排序,用扑克牌的方式展现。每一个小组汇报传播学知识关键词扑克牌时,她总能听到意想不到的编排组合方式,她为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感到高兴,并默默地打算把最佳团队的知识图谱扑克牌制作出来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的迭代才是真正需要去引导的。持续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习惯才是培养的重中之重。向同学们学习,学习新事物,学习新角度,学习新看法。侯欣洁作为一名普通“青椒”,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教学理念,只是想秉承着一颗初心:“尊重不一样的答案和声音”,尝试不以“一课一分”作为评价标准,与学生们共同试错、共同成长,求新求变中更要学会宁静沉淀。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数字创意产业作为5个产值规模10亿元级的新支柱之一。北京市着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些政策导向无疑意味着学校迎来了未来发展的发展机遇期。今年正值学校办校60周年纪念,侯欣洁祝愿学校桃李芬芳、更进一步,同时她希望自己能和同学们一起求真务实,不断砥砺前行。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