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林: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践行优良师德教风
——记优秀党务工作者杨树林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0-11|文:
杨树林,北京印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印刷学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版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北京印刷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委员。近几年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纵向、横向课题8项,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教材9部,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校级精品教材2部。曾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工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印刷学院校育人标兵、教学名师指导教师等称号;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奖励大赛奖励60余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多次被学生评为“我最尊敬的教师”。
坚定信念,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杨树林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注重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工作严谨,甘于奉献,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在担任基础支部书记十几年中,他始终把围绕中心,做好支部工作放在首位。他不仅自己教书育人,还带动支部党员关爱学生,教育育人;他组织党员就学生培养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并与学生支部联合共建活动,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主持开展的“围绕中心抓党建,关爱学生增活力——六个‘1+1’活动”项目被评为北京印刷学院创新争优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杨树林在工作中积极带头,带头讲先进,带头进行教学改革,带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荣获北京印刷学院“育人标兵”“教风学风建设典型”等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印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把教学当成一项事业,不断创新
杨树林始终认为,老师要把教学当做一种职业、一项事业,还要把教学当做一门艺术,贯通古今,博采众长,精心设计,不断创新,在课堂的舞台上信手拈来,寓教于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吸取营养,学会学习。做一名教师就要不断升华自己, 做好教学首先要从教学研究开始,更新教学理念。为此,他连续承担教学类项目9项,发表了20几篇教学研究论文。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他潜心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编写案例教材。他先后编著了《Java语言最新实用案例教程》《C#.NET程序设计与案例教程》《Java语言最新实用案例教程(第2版)》《ASP.NET程序设计案例教程》《Java EE企业应用架构开发技术与案例教程》《Java Web应用技术与案例教程》《ASP.NET企业应用架构开发技术与案例教程》《JavaScript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与案例教程(等2版)》《软件开发综合实践指导教程--Java Web应用》等10部案例教材,荣获校级精品教材2部,市级精品教材1部。同时探索并总结出“基于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强调知识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强调讲练结合、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收到较好的效果,找到了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方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还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网络和移动等技术的应用,开发了网络教学系统、各种针对性的教学软件,所研究的系统层在全国获得三等奖,北京市获得一等奖。同时,他还认真研究了如何通过实践环节、课外活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他多年的教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并连续多年获得教学优秀,被评为校育人标兵、教学名师。
践行师德,做一名受学生尊敬的老师
做为一名老师,杨树林不仅重视业务提高,更重视自身修养,始终在工作中践行师德。他曾对师德与教学的关系进行立项研究,撰写的《关于高校教师践行师德的思考》论文获学校工会评比二等奖。他认为,能否成为好教师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优良的师德教风。良好的学风、教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它可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约束人的行为。在教风学风建设中,教师是关键。
他热爱学生,多年担任班主任、学生学业指导教师、学生科协指导教师,长期坚持指导大学生项目,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他把教书育人视为教师的天职。以德修身,为人师表。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育人,他曾担任党建课题“浅谈师德与教师教学水平的关系”负责人。
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他特别注意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授课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不说无原则的话;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在学业上对学生苦心引导,而且在思想上、生活上为学生定向指路,注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上课之余,他常与学生探讨做人的原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杨树林利用大量业余时间指导学生,曾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市级5项,并先后指导近百名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为了鼓励困难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还拿出自己的经费为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在他的培养下,一些学生被清华同方、金山软件等知名企业录用。他发现有的学生经常旷课、缺课、迷恋网络游戏,就利用下班时间与学生谈心,辅导学生,经常晚上9点后回家。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为了多接触学生,引导学生励志,他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平等相处,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励5项、市级奖励12项、校级奖励26项。曾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2次、北京印刷学院优秀指导教师8次,还曾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被毕业生评选为“我最尊敬的老师”。在2013年《北京印刷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被学生认为是“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教师”。2016年获得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