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0-11|文:
高山从事教育工作已满三十年,有多年教学与行政工作经验。自1994年在北印任教以来,曾先后在党委宣传部、团委、电子系、党办、社科部和后勤处任职。高山说:“工作以来所有难忘的事都与学生有关,唯有他们的成长和成就使我们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变得伟大。”
回顾在教师岗位上的三十个春秋,高山感慨,每一年教师节,新生们在校门两侧对进校的每位教师鞠躬致敬,这令她感动地湿了眼眶,也因此坚定了自己在教师道路上的步伐。在高山看来,大学四年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她不仅要教会学生们专业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阅历给予他们更多的人生启发。
课堂之上,她是传道授业的老师;课堂之外,她是和蔼可亲的长辈,是亲切温暖的朋友。高山认为,她对学生的付出是职责内的本分,而学生给她的回报则是额外的惊喜。2003年非典肆虐,已在公安部工作的毕业生在得知高山老师楼下的住户感染了非典后,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老师送去了生活必需品。此外,高山老师每年的生日也都是在学生的陪伴下度过。作为学生们成长的见证者,高山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得到了实现。
高山的另一个身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不后,保障先行。后勤职工被称为是不上讲台的老师。在高山眼里,后勤处是整个学校正常运行的保障。针对后勤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人杂的特点,高山表示应通过文化建设来将不同的触角联系起来,如“红色运动会”“我与后勤面对面”都是后勤处的品牌活动。后勤处通过文化建设使每位职工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使整个后勤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面对工作中的问题,高山表示,改革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后勤处在自我定位、队伍建设和适应学校发展新要求等方面都将不断努力,稳步前行。与高山共事多年的刘京彦老师表示,高山老师不仅专业理论水平高,音乐素养也极佳,曾多次作为教师代表上台演唱。同时,作为一位女领导,她体贴心细,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总是一副热心肠。另外,高山老师很好地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不仅要关心八小时内更要关心八小时外的思想,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总是用自己的正能量引导着他人。后勤处处长李晓全老师也表示,高山老师对校情十分了解,管理经验丰富,在党务工作上有专业性,性格开朗幽默的高山老师总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他希望高山老师继续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2017年初,高山奔赴一个全新的岗位一一担任了北京印刷学院第一个专职校友会秘书长,并筹备、申请于2018年5月建立了北京印刷学院教育基金会,担任了理事长。
新的任务、新的使命。高山不断借鉴他校校友会工作经验、利用教过20多届学生的身份优势,克服诸多困难,不断提升自我,广泛展开了和20余个省市区的广大校友的联系,并于2018年6月支持成立了厦门校友会。把校友会做成校友与母校心灵相通的精神家园,使校友心有所属、身有所依、情有所系。
她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法律、政策要求高、工作上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财税、政策要求,但她深深懂得服务校友是校友会工作的核心,为校友发展提供助动力,也为校友返哺母校搭建平台。
校友的发展是学校的硬指标,校友的成绩是学校的软实力。今年,学校将举办办学60年纪念活动,高山正和大家一起努力,把校友会、基金会工作推进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