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王仪明:言行合一 教书育人

王仪明:言行合一 教书育人

——记全国印刷业百名科技标兵王仪明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9-01-07|文:

66.png

早上6点多背着双肩包步行到学校实验室,开始一天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背着同一双肩包,乘高铁日行千里往返,为行业企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这是年过半百的王仪明教授的工作写照。

“做人的坚强、谦虚、低调,勤奋,已至今天的成功”,这是与王仪明教授共事20多年的一位退休老领导对他的评价。王仪明自1990年3月到北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勤奋刻苦,到印刷机制造企业参加实践,虚心向老师们学习,实现了由所学的轻工机械专业到印刷机械专业的过渡,很快融入了行业。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印刷行业产品数控化应用示范”印刷装备数字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技术验收。提出了印刷机械动态测试体系,成果已经用于国内10余家印刷装备制造企业的40余台印刷机的动态测试及故障诊断。参编《中国印刷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任绿色印刷产业板块主笔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入选北京市高校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人才,“全国印刷行业百名科技创新标兵”。

“两次与CCTV握手”,服务社会和行业。2009年,参加国庆60周年“台湾彩车”的结构设计及制作工作,彩车获“优秀设计制作奖”。作为国庆“台湾彩车”的结构设计负责人,在彩车制造的三个月里,带领结构设计组人员付出了辛勤汗水。由于台湾彩车的特殊性,每一步进程都要与相关部门沟通,还要集技术与美观于一体,使得彩车的制造难度加大。通过总体布局优化,成功解决了彩车的平衡设计和飞机模型的安装两个难题,按期完成了任务。当CCTV播放台湾彩车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王仪明教授作为主笔人连续五年完成《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并向全国发布。有利地推动了绿色印刷实施。中央及国家级媒体、行业媒体、社会媒体及港澳等50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中央电视台(CCTV)新闻中播放了《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的画面,提升了绿色印刷的社会认知度。研究成果扩大了绿色印刷在全社会的影响,有力推动了绿色印刷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投身行业检测服务,扩大学校影响力。自2010年起,相继担任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经常日行千里往返,为行业企业提供现场检测及质量鉴定服务。2014-2016年,为全国30余家印刷机制造企业的55台(套)各类印刷装备提供了检测服务;承担了上海、河北、山东等各地人民法院、质量仲裁机构委托的质量鉴定案例6件;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所属的中科纳新公司等院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承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提供了第三方检测服务。2015年,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了河北某县人民法院委托的德国某著名品牌进口胶印机的质量鉴定任务,王仪明教授作为专家组长到现场测试,提供了质量鉴定报告,法院据此报告作出了判决,为河北某印刷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65万元。

身教胜于言教,无言的一课。科研会反哺教学 。在专业建设方面,协助专业凝练专业发展方向,为机械工程获批校级优势建设专业做出贡献。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为新生做学业规划讲座、重点实验室开放、专业方向引导、指导学生第二课堂等形式,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耐心细致、润物无声,与学生谈心、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身教胜于言传,通过自己对教学、科研的敬业精神,为学生做出示范。王仪明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微信说“王老师,我七点去吃晚饭的时候还看到您在给学长们讲东西,您在周末都这么劳碌,学生更不应该有怠惰的理由,谢谢您给我们上了无言的一课,真的是很激励我”。

王仪明与武淑琴合作指导学生完成的“行走式机械手人工辅助采摘草莓机”获得全国第八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共有703所高校、5276项作品参加了28个赛区的省级预赛。从终审决赛项目中评出一等奖158项(获奖率3%),从赛区推荐作品中评出二等奖268项(获奖率约为5%)。北京赛区推荐16项作品,只有6项进入全国终审决赛。

王仪明的言行合一的教书育人之路还在继续……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