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我的育人故事(三)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我的育人故事(三)

信息来源:教师工作部|发布时间:2025-10-13|文:教师工作部 |编辑:和小婷 曹文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迎接第41个教师节的到来,教师工作部组织开展教职工讲述育人故事宣传展示活动,集中展现广大教职工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生动实践中所彰显的师德风范与育人智慧。

各院系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广泛动员,深入挖掘一批感人至深、富有代表性的育人故事,积极推荐优秀讲述案例。官微将陆续分享这些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生动故事,以小细节启迪大智慧,以小道理提升大格局,为“大先生”成长提供沃土和舞台,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出版学院 范继忠

没有故事的育人故事:深情与依恋

要讲述一个“育人”故事,我更想说的是我在这份神圣职业中的“得到”和“反哺”。真正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师生互为滋养的过程。我的生命,因血缘之外的真挚依恋和信任,而多出了别样的“爱”之欢欣。

2019年9月11日八点,《经典阅读》课的小教室里已安静地坐满了学生。推开门的刹那,眼光照例先扫向2018级韬奋班32张面孔,却发现他们的表情齐齐带着一种莫名的、期待的笑意,几个女孩子甚至轻轻掩住口鼻。我下意识转望向黑板,三行粉笔加粗大字赫然在目:

祝范老师

昨天快乐,今天更快乐!

记得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哦~

右下角 ,还有一行冠以“范妈妈”的暖心小字 。讲桌的一半,被大大小小的袋袋、盒子、小卡片和一个漂亮的新保温杯占满。这是同学们在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补上一个大大的教师节问候,我竟然在“糖弹” 的包围之下有点语无伦次,拿起新杯子一个劲儿地向孩子们保证:以后,起码在课上不再以饮料、汽水粗糙对待自己,而要认真地泡一杯好茶。忘了何时孩子们开始以“妈妈”代唤“老师”,我对此感动也很惶恐,生怕一不小心污碎了这份雪花般晶纯的爱——黑板右下一行小字在照片中被我刻意裁掉,但已深刻在心——善解人意的姑娘们也在公共空间依然以“老师”相称,私人空间却常充满面对“妈妈”的轻盈和适意。课后把这堆小盒子小袋子一一打开,一件件生动可爱的小礼物,混合着少年的天真和青年的庄重。

这个2019年教师节的场景,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屡屡具体而微地再现,一杯热牛奶、一块鲜花饼、一个茶鸡蛋、一幅手绘、一条手织围巾常常安静地出现在我的讲台上,有的知名,有的不知名,写满了那种发自内心又羞于当面表达的亲近。我并不能确认这就是我勤谨工作和用心倾听的心灵反馈,但孩子们清新而生猛、温柔而透明的爱,一定是源于他们内心最无功利、最真挚的那一角。

因为所受到的严格的师范教育,也因为母亲是一个被学生敬称为妈妈的小学教师,我对教师职业的确有深入骨髓的刻板专业标准,倾力上好每一堂课,宽容对待每个学生,坚守学术标准和批判精神,仅此而已。而学生则给了我一个我未曾预料的丰厚情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看到人性向善、向美的光辉,汲取了不竭的思想动力,也反馈给学生信仰知识和真理的根芽。

从本科到硕士一直在我身边读了七年的学生刘鹿涛,有才华、有出版理想,并始终不渝为之努力。作为本科出身编辑出版学的年轻编辑,鹿涛借助我所给他的最初的历史学引导,依靠自学自励,已经在优质历史读物策划上初露锋芒,他在学业和事业上的每个重要节点也成为我们师生共同的议题,像是一个终身不散的事业团队。在我带过的30多位硕士和数十位韬奋班学生中,如此的“对话长河”和不散团队模式不断复制延续,已经毕业的优秀本科和硕士生,依然是我硕士组每周学术阅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为我的行业认知和科学研究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刘鹿涛曾经对小师妹申报导师做提示:你是想选一个三年的导师,还是选一个终身的导师?如果是后者那就和范老师读。被学生无条件信赖,亦师亦友,是对一个教师最大的人格肯定。在刚性的职业生涯中得到情感的滋养和回馈,此生足矣!

感恩学生们的厚爱,感恩同事的尊重协助,更感恩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

设计艺术学院 刘秀伟

用5534人次的获奖,诠释育人初心

56、29、23、26、231、5534这些数字,记录着我的教师生涯。56岁的我明白了生活中最美的是情怀。29年的教师生涯,心怀对教师职业的敬畏,陪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一起长大。担任了23年的班主任,是学校为数不多的教授班主任。先后带领26届学生走进赛场,把学生推到赛事的舞台中央,聚光灯下,成为主角。231项与专业相关的赛事融入教学,用“竞赛”把教学引领到专业前沿上来,使教学直面社会实际需求和企业产品的需要。5534人次的获奖是我的“成绩单”,学生获得国际级奖项3个,国家级奖项548个,省部级奖项1831个,其他奖项3153个。其中包括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标吉祥物“砳砳”,打造了青奥会的“南京模式”,为全世界的青少年带来惊喜与快乐。2015年、2024年世界顶级设计奖项“红点至尊奖”“红点奖”,让身处京郊的学生,登上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设计大奖”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计文化。2015年青海湖中标吉祥物“蓝嘟嘟”,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生态旅游吉祥物,一经诞生,便获“粉”无数。2015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两个一等奖,太极猴和金猴打鼓作品,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创设计作品,在全球售卖。2016年汉仪新应用字体中的黑仔体,不仅让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开始收入字体版税,其个性化的笔画和结体形式,也受到了字体专家和使用者的好评。2019年“时尚毕爷”系列文创产品进入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30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毕昇形象进行卡通化设计,让刻板化的毕昇形象,摇身一变成为喜闻乐见、情感蕴含丰富的“毕爷”。将潮玩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创造新“文化”主义。2018年、2019年、2021年助力三位学生代表中国挺进ACP世界大赛,让五星红旗在世界青年大赛的赛场上飘扬。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设计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项目中,我带领学生设计了1800幅“责任与担当”的宣传海报,并挑选其中100幅优秀作品,集结成册。此外,近几年,指导学生的创新设计作品拿到了17个国家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4个、外观专利13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等教育,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产生源泉,肩负着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和传播的责任。工匠是一种精神,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工匠,工匠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锻造中产生的。我相信,这些与祖国一起强大的学子,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创作实践中了解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为祖国的富强去奋斗。教学相长,我写的书《广告设计教程》被140所高校、高职学校使用,获评北京市优质教材;《广告招贴设计与制作》,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广告设计制作与实训》,获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18年、2022年两次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也荣获了诸多荣誉,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等。2021年获评北京学联我心目中的“大先生”。

这就是我,一个教书,育人,陪学生一起成长的一线教师。我和学生的故事是开始,远未结束,我们还将继续。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