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曹跃祖:为学生铺平学习的路

曹跃祖:为学生铺平学习的路

——访大学物理课教师

信息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9-04-19|文:洪宇 |图:宋雪晴|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早上七点四十分,已有不少学生到了大学物理课的教室,一二排有几个女生在安静地看书。七点四十五分,头发大半花白、穿一件朴素的灰色T恤的曹跃祖老师来到教室,放下书本,在ppt上展示出教学基本要求,转身开始认真写板书,把课程要点写在了黑板上……

专注知识讲解 延伸课堂内容

课堂上,曹老师会清楚地告知同学们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哪些是难点,哪些需要理解。每讲完一个关键点,他都会询问同学的领悟程度,如果大家没有反应,他就会再讲一遍。“我重复了五遍,你还是会忘,我再说一遍,大家可以记到笔记本上。”

每个知识点,他都会用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出。从梳头发引起静电,到在黑板画出摩擦起电机和储存电的莱顿瓶,从最受魔术师喜爱的静电,到富兰克林收集闪电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电磁的历史,就这样轻松地被讲述出来。在讲到场强线问题时,他把场强线比作水流,有学生不理解,他拿起矿泉水瓶比划,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判断场强线方向。

“教师自身的功底是最重要的”,曹老师经常会看如爱因斯坦的名著《物理学的进化》,伽莫夫的《物理世界的奇遇记》,《物理学史》等生动和深刻的书,并在课堂上把相关有趣的观点传递给同学。“老师首先要提高对科学的热爱度,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家探索的思想方法和其中的趣闻轶事,这样能避免总是面对冷冰冰的公式的枯燥学习,毫无生机。”他说:“公式的背后是科学家,科学家也是人。”

坚持板书和ppt相结合 加强理解沟通

上课过程中,曹老师常拿着粉笔,在重点地方写板书,写满了黑板就擦掉,擦完了再接着写,一堂课下来擦了五六次黑板。对于板书,曹老师有自己的坚持。“早期,备课的教案都是自己写下来的,上课从头到尾都是板书,板书内容要事先检查两三遍,才能保证在课堂上不会遗漏或是错误,十分辛苦。现在有了ppt能穿插更多的例题,但关键的讲解还是要靠板书,要结合好板书和ppt。如果全都是ppt,很容易就跨过对学生来说是难点的环节”,曹老师说,板书的速度正好能适应学生的思考,写的时候速度自然就放慢了,学生也一边跟着记,容易形成好的反馈,利于学生理解。

由于很多教材的逻辑推理常常是断层的,略过了关键性的推理步骤,把观点和结论硬塞给学生,学生难以理解。曹老师就会花课堂时间把公式一步步推理出来,分解难点,讲清来龙去脉,把难度抹平,让学生在比较容易的层面去理解。曹老师说:“公式的背后有着宝贵的思想,推导一个科学公式,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考,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曹老师的耐心细致还不止如此,他的学生说,物理学中常常涉及到高数知识,他都会讲清楚其中的运算方法和必要推导公式。

授课这么多年来,曹老师深切经历了怎么能从自己懂到让学生懂的转变。他会从大量的优秀教材中,选择目前为止最好的推理方法,把最好的方法以及来龙去脉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更能理解物理过程。“为了让学生能懂,就要尽可能简明扼要,甚至有时候要抛弃课本上的枯燥的推理”,曹老师说,“老师应当要有自己摸索出的一套方法和思想。”

形成课上课下良好互动 增加学习内动力

课堂上,曹老师常常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大家思考。时常有不少学生齐声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课堂互动氛围浓厚。曹老师在课上一直向学生抛出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克服害怕犯错误的心理,勇敢地回答问题。“我希望我的学生变得敢于犯错误,因为只有勇敢地不害怕犯错误,你才会尽可能犯的都是小代价的错误,才可能走向成功。要是学生总担心犯错误,他们就会变得很胆小、保守,不容易走向成功。”

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曹老师也没有休息,经常有学生来问他问题,他不厌其烦、想方设法地跟学生讲解,直到他们听懂。印刷2班的崔雨晨同学说:“曹老师很和蔼,他会在课间下来跟我们讨论问题。我们交上去的作业题他会很仔细地批改,每道题都会讲评。”印刷3班的马丽宏同学也说:“听曹老师的课很有收获。对于不懂的问题,他总是会耐心讲解。”物流1班的刘畅同学说:“老师教书有方,总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专业术语。他感情细腻,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有概念理解上的困难,他会把整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和历史讲给我们听。”物流工程1班的崔丽晶说:“老师讲课很认真,他的教学水平很高,个人态度也很好,表现高度热忱,讲解钜细靡遗,能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亦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求得学生最大利益。老师怕我们听不懂一般都会讲两次,挺感动的。”

同时,曹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多看书。在学生的答疑群中,他经常会为同学们介绍科普性资料以及印刷技术相关的书。他希望学生有时间能多阅读,增强科学素养。“一直希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只有一个人的内动力强了,他愿意去做这件事,那么再难都不会觉得累。”“比如我们要跟学生讲像爱因斯坦的思想,讲它是怎么形成的,在推翻牛顿力学过程中他是怎么想的,推翻之后要从哪儿开始突破,怎么样重建公理体系等等,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让大家有学习的动力。”

他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中产生对科学、对前人的敬畏,让年轻的学生们体会到每个科学家取得的成就背后都是那么艰难,让大家在学习中能够踏踏实实。

曹耀祖老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时就热爱物理,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北京印刷学院教书,现在已经是第三十年了。从青丝到白发,不变的是仔细工整的板书,是对学生的细致和耐心,是作为教师的认真负责。

“学习物理学就像攀登一座座高山,每个科学家都是一座山头,这其中的每一座山头对学生来说都是一道难过的关,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学生把这条路铺平”,曹老师如是说。

“世界是神秘的,人类是渺小的”,这是曹老师课上常说的话。近日,黑洞的首张照片引发了大家对宇宙更多的关注,而记者在曹老师的课堂上,仿佛看见了宇宙中闪闪发出的光。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