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勤勉耕耘 淡泊平实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9-01-07|文:
金杨,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系教授。他热爱教育事业,对本职工作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学一线工作三十多年,坚持把教书育人思想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深受学生爱戴。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曾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优秀教师”的称号、“北京市教学名师”、“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以及 “森泽信夫印刷奖”等各种奖励和称号。
在教学方面,他担任研究生和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为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金杨老师认真备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教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博采众家之长、寓教于乐。课堂上重视互动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育人方面,注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既态度平和又严格要求。在课堂上,不仅敦促学生认真学习,还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与正确的解答,帮助学习有困惑的学生学业进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他爱岗敬业、不懈努力和优良的教学效果,获得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奖”、多次被学校评为“我最尊敬的教师”、“教学名师奖”、“雅昌教学奖”等各种奖励和称号,其教授的课程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其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及技术》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
在科研上,他倾心对印刷专业理论和前沿问题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参与市级、横向及校级科研课题多项。任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及技术》主编,还参编高校教材《印刷色彩学》、《机械工程手册》、《二十世纪科学纵览》书籍,参译《印刷媒体技术手册》等书籍。
作为毕业于北印印刷专业、又在北印工作三十多年的教师,他对北印及印刷工程专业的每一项进步都感到欣慰。在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见证并经历了印刷技术从“铅与火”到“零与一”的跨越,他从对新技术的好奇、潜心钻研到将其融入教学,花费了大量精力,也相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谈到对专业教学的目的和方法的理解,他认为: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本专业内工作的“本事”,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领域一些知识,这是一个搭建专业知识平台的问题。平台既要有“广度”,在一些关键点上又要有一定“深度”和“强度”。知识平台搭建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关联性,在近年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多方考虑了完善印刷工程专业知识平台的问题,拓展了知识的广度,与行业发展趋势相吻合。在关键知识及能力点的“深度”和“强度”方面,要使学生在一些关键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技术上,诸如:印刷专业涉及的颜色科学技术、图像处理与复制技术、跨媒体信息传播、印刷原理与技术等,尽量使学生掌握得完备扎实,使其知识体系经受得起“风吹雨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教师,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优化、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并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及管理手段,使其更好地学到、学会、学好所需知识,提升相关的能力。例如:针对数字印刷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图文信息处理及复制》课程中,加大“多值网点复制技术”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面向卓越工程师班的《图文信息描述与复制原理》课程中,增加了“光场成像原理与技术”的内容,拓展了图像采集技术的范畴。在《三维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课程中,增加了非常规的“浸入式三维造型采集原理与技术”的新内容,使学生对这种出现不久的新技术有所认识。在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花费较多精力优化课件,使教学内容“炮弹”上包裹的“糖衣”尽量精美,使其更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内容的核心。例如:在“三维颜色查找表”技术的课件中,把查找表比喻成“中药店的药柜”、从计算机表格中取出颜色数据类比成从抽屉抓药,制成PPT动画,提升了教学效果。采取一些教学手段,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发挥督促学生的作用。例如:采用“软件随机选题,学生现场答题”的方式做作业。通过观察学生答题表现,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相应地进行帮助、督促乃至批评,使学生抓紧学习或通过答题掌握重要知识点。采取这种方式所花费的精力较多,但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教学育人报以真心,对教学工作不遗余力,是对金杨数十年教师生涯的写照,也是其取得成绩的缘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