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陈丹:领军于出版行业,育人于三尺讲台

陈丹:领军于出版行业,育人于三尺讲台

——记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陈丹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9-01-07|文:

陈丹,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现任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兼任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理事兼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版权协会理事,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陈丹.png

陈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在新闻出版相关专业研究领域,陈丹教授学术造诣高深,对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材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承担有重大学术价值及实践价值的科研课题,发表、出版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参编出版论著十余部,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和地位。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同行专家公认。2015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面向行业,构建‘四位一体’的印刷出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出版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顺应时代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获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征文一等奖;2009年被北京市教育工委评为“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个人”。

创新教研,成果丰硕

作为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陈丹15年来一直工作在新闻出版教学科研一线。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教工委“首都教育先锋科研创新个人”。近5年,一是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十余项国家或省部级项目,二是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三十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十余部,其专著《数字出版产业创新模式研究》被业界专家评为“具有实践性、理论性和创新精神之作”;其另一专著《互联网+新闻出版:我国新闻出版制度理论构建》的研究成果分别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和中国编辑学会采用。

引领出版学科,专业快速发展

作为第一任数字出版专业负责人,2008年,陈丹和她的同事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数字出版”类本科专业。作为新闻出版学院第一任执行院长,在她的带领下,2010年编辑出版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全国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2年学校新闻传播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并列第九;2014年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和同等学历的全覆盖。

创新政产学研协同模式

她积极联系与美国佩斯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等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学校国际化新闻出版人才培养渠道。她还发挥市人大代表的作用,与出版企业建成包括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内的三十多个校外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和“双师工作站”,形成校企一体化实践创新平台。2015年调任学校科研处长后,组织申报并获批北京市2011协同创新基地;对接并促成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落地学校;联系学校与版权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等共建中国版权研究中心、中国编辑学研究中心;与全国发行标委会、地质出版社、京东图书等联合成立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形成出版界的“学院派”声音

作为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团队的负责人,她的团队在参与新闻出版类国家级项目评审、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以及数字编辑职称考试大纲编写等方面屡有建树。团队成员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等行业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多人被聘为总局、北京市或出版企业专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积极促成全国高等学校出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学校成为秘书处单位,她出任秘书长。近几年,她组织主办、承办了“中欧数字出版论坛”、“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中英出版高层论坛”等国际国内大型学术活动,被誉为出版界的“学院派”。2015年,她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教书育才,无怨无悔

陈丹老师常说“我的梦想是做好人、教好书、育好人”。这正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最为本质的描述,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不但需要学识、教学和科研能力,还需要品德的感染力。

陈丹认为无论在哪个年代,作为媒体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温饱、安全都满足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自我的实现及对社会的贡献。你要热爱这个行业,在工作时就不会去计较个人的、一时的得失,愉悦的工作心情可能会焕发出你内心更多的激情与动力。陈丹从事过很多不同的职业,但她认为当老师真的挺幸福的,看着一代代的学生在这收获、进步、成长,以及学生反馈的爱,这些都让她感到欣慰和满足。另外,传媒人可以用他的思想、理念、知识去感染、影响其他人,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还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这都是很有成就感的。数字出版,作为一个从传统出版中衍生出的新的业态,它的出现,会产生许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应用,而在这一新的业态发展过程中陈丹刚好参与其中,作为研究者、实践者和见证者,这也是个非常有成就感、有意义的过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2014级数字出版专业学生秦靓婷讲述了自己和陈丹之间的故事。“陈丹老师在业界创造了很多骄人的成绩,我第一次见她,内心诚惶诚恐生怕自己说错话,但是老师一直面带笑容,亲切和蔼。曾有幸跟着陈老师做科研,她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我,选毕设导师时候,战战兢兢地给她发短信,她回‘好,只带你一个’,我欣喜若狂。陈老师在百忙之中也能抽出时间为我答疑解惑,还给我许多了解行业前沿的机会,虽然我和她不像其他导师和学生接触频繁,但是在我心里她就像一棵大树,在学术上往更深处扎根,引领新闻出版领域的发展;对待学生,她给予其爱护、鼓励、信任,为学生遮风挡雨,是个温柔又有力量的人。用《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总结我眼里的陈老师吧,‘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陈丹,是出版行业的领军人才,也是孜孜不倦的优秀老师。一个又一个满满当当的工作日、一个又一个灯火明亮的加班之夜,她用哲学人生完成了学术的升华和进步,用学者豁达无私的风范传承着学术的精神,更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