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山河远阔,步履不停,一起来看北印学子的职业规划成长故事(二)

山河远阔,步履不停,一起来看北印学子的职业规划成长故事(二)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5-04-18|文: |编辑:李雨兴 曹文露

青春是永不落幕的星河长卷

每一次落笔都藏着未来的伏线

职业规划是旅途中的指南

让理想的微光汇成璀璨星轨

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

提升就业竞争力

让我们一起来看北印学子的职业规划成长故事

发挥专业优势 投身家乡文旅传播事业

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段奕彤,立志投身家乡文旅传播领域,成为一名综合类新闻工作者。

今年大二的她,学习上努力提升专业成绩,获得了学业二等奖学金 。作为班级团支书的她,成为了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第一个预备党员,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获得“校级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青春榜样”等称号。

实践方面,她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一年时间里,获得市级奖项三项、校级奖项二十余项、院级奖项十余项。参与四十余次文体活动,连续两年主持学校办学纪念晚会等大型活动,还主持了北京市委网信办、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主办的人民网“开学一课”活动。她带领团队拿下2024年“青创北京”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以及2024年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为了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她积极投身于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在松原市文旅局,她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家乡文旅产业变化与发展,运用专业知识和互联网平台宣传家乡,制作的文旅视频获得8.7万点击量,收获8000+粉丝。在昌平电视台担任实习记者,独立撰写的新闻稿件在《昌平报》刊登;在昌平人民广播电台做实习播音员。从无人机航拍到AI剪辑,从H5交互报道到直播带货,她不断积累经验。她还担任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主持人,与媒体从业者交流。这些经历让段奕彤锻造了“采编播导”四位一体全媒体技能。

回顾过往历程,段奕彤表示,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当明确要为家乡文旅传播努力后,行动就有了方向。其次,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在学习中提升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技能、积累经验,二者缺一不可。再者,要善于利用身边资源,学校的平台、实习的机会等。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满真情。段奕彤将不断脚踏实地走好未来的每一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做一名能跨界、善融合的出版工作者

王乐桐的主修专业是物流工程,同时辅修了数字出版。这样的学科背景帮助她积累了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复合型的学科素养。她在校内外的工作实践中积极锻炼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及系统思维。通过对行业趋势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工科背景与文科素养,王乐桐选择理工科图书编辑作为职业目标,在文化强国的实践中积极探索。

筑牢知识根基,夯实专业基础。在学习方面,王乐桐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主修和辅修专业GPA分别达到3.51和4.39,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熟练运用MATLAB、Photoshop等多种操作软件。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市级奖项10余项、校级奖项30余项,持续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科研创新的生动实践。

认真践行“四力”,讲好北印故事。作为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和机电团学分团委副书记,她积极投身新媒体平台运营,三年间参与了近500篇推送的采写、编辑与排版工作,总阅读量超20万。她入选校级青春榜样宣讲团,通过宣讲等多种形式,用青春声音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同时积极在社会实践中求真理,参加天安门志愿者等多项重大服务保障活动,年度志愿时长达120小时,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她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工科图书编辑作为连接科技与人文的桥梁,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工科基础,还需要拥有敏锐的文科思维,能够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在首创实习期间,王乐桐参与策划50余场舞蹈影像展映,直播十余场论坛活动、发布20余篇小红书原创内容。在中国石化报社实习期间,她深度参与中国石化及中国石化报微信公众号运营工作,将报纸专业稿件转化为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轻量化内容,通过提炼核心信息、重构叙事逻辑,将长篇幅行业报道精简为千字内的推文,单篇平均阅读量达2w+。期间她系统掌握了新媒体矩阵运营策略,提升了新闻的二次创作与用户触达能力。

王乐桐表示,新时代的文字工作者除了编辑专业的技能之外,还需要依托坚实的行业专业知识,自己要努力做一名能跨界、善融合的出版工作者,助力文化强国事业发展。

深耕时光的旷野

愿你以梦为指引

以规划和行动为锄犁

在四季更迭中收获丰盈的答案

繁星不问归途

只管闪耀

青春不惧风雨

扬梦远航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