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人物» 东西南北中,印苑来相聚

东西南北中,印苑来相聚

信息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时间:2020-11-10|文: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又是一年新生报到时

恰好的时光遇见美好的你们

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为什么选择北印?

对大学生活有什么期待?

请聆听2020级萌新们的回答

东:彭嘉源

“带着信念感努力做一名新闻人”

从上海到北京,从长江三角洲到燕山南麓,1206公里,不仅仅是从家乡到大学校园的距离,更是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北京就像是一个通古博今,低调沉稳又不失风趣幽默的长者,一边在不断地吸纳着新潮的事物,一边又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传统的历史感,我也想亲身去体验这份神秘感。”这就是北京留给彭嘉源的初印象。

回顾过去,彭嘉源曾获得微电影拍摄比赛二等奖和两届区三好学生奖励。“一旦我们对自己想要完成的事物有极大的信念感后,我们就会对完成它抱有极大的期望值。”彭嘉源的学习心得一是合理管理和利用时间,提高做事效率和完成度。二是对自己的学习和自身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

彭嘉源说:“因为从小就很喜欢传媒,尤其对新闻情有独钟,因此在选择院校时,主要是选择新闻传媒类院校。我咨询了很多学习新闻的学长学姐,大家都对北印颇有好评,因此我选择北印的信念十分坚定。”

过去的努力让彭嘉源登上了新的舞台,她非常期待四年的大学生活。“希望自己能坚持学习新闻传媒的初心,在新传领域继续深耕;希望能在四年后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希望自己能够在新闻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充满热忱地走下去,带着信念感努力做一名新闻人。”

从魔都到帝都,带着朝气和进取精神,彭嘉源来到了北印,开启充满激情和奋斗的大学生活……

西:古扎尔·热合曼

“新征程,新起点”

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独立的过程,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学会适应新环境、拥抱新事物,来自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轻工类的古扎尔·热合曼同学对此深有感触。

从新疆到北京,从中国的最西端来到北京,古扎尔·热合曼同学说:“北京就像是一个大礼盒,里面充满了未知性与神秘感,我被其深深地吸引着。而印刷和包装作为北京印刷学院的王牌专业,也是我的首选。”

“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热爱让你开始,责任让你坚持”,这是古扎尔·热合曼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于她而言,在大学需要学习专业知识,需要考虑未来。她希望自己在大学四年获得更多的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从新疆到北京,带着热爱与责任,古扎尔·热合曼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南:王广庆

“属于他的‘北京故事’刚刚开始……”

从贵州到北京,有两千多公里的距离。王广庆之所以坚持选择北京,是源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在我心中既是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古都,还是一座不断拥抱未来的创意之都”。总之,北京令王广庆无比心驰神往。

王广庆相信,北京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他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实践。“起初以为北印只是一所打造印刷人才的专业院校,经过深入了解以后发现,北印是一所在整个出版传媒领域都颇有特色和优势的院校。”因而,对于自己选择的工商管理专业,他也充满了信心。

回顾往昔,王广庆认为自己在高中三年里积极向上,但是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课本上,较少参加实践活动,所以在大学四年里,他希望自己不仅可以在学习上更进一步,还期待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多参加一些有意义且能回报社会的活动和比赛,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从贵州到北京,带着梦想与期待,属于王广庆的北京故事刚刚开始……

北:邬佳桐

“梦想成真的感觉真好!”

来自内蒙古的新生邬佳桐,从小就学习艺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将北京印刷学院作为了首选。“因为北印的设计专业很强,所以我选择北印。如今通过努力我来到了北印这个大家庭,梦想成真的感觉真好!”

“大学就如一块水彩板,我们则如一张白纸”,邬佳桐眼里的大学生活是崭新的。他认为大学与高中相比,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探索更多可能的机会。“我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发现无限可能的自己。”

对于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邬佳桐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规划,他想对未来的自己说,“既然定下计划,就一定完成,别说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

从内蒙古到北京,带着希望与自由,在崭新的画板上,邬佳桐将尽情描绘未来……

中:张秋喆

“普通又幸运的武汉市民,普通又幸运的武汉高考生”

和其他考生不同的是,身处武汉的张秋喆在高考备考期间经历了疫情暴发、“封城”、收治、保供、“解封”、复工复学……

回望过去几个月的备考时光,张秋喆说道:“疫情改变了我们既有的复习备考轨迹,第一次开始大面积上网课,高考延后一个月,我们同时见证了全民战“疫”这一历史性的特殊时刻。”

虽然疫情形势严峻紧张,但张秋喆说她是幸运的。在疫情期间,她与同学们相互督促互相帮助,努力克服惰性,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最终的高考和志愿填报也没有受到影响。无论是上网课还是恢复线下上课,老师们一直对高考生进行心理辅导,张秋喆非常感激。

对于高考期间她心态的变化,她想用一句歌词来表达:“我们都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地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同时,在家上网课带给张秋喆最大的感慨是,疫情期间安全的学习环境都是那些在“前线”奋斗的人们创造的,她十分感谢他们的付出,感恩我们这个人民至上的国家。

谈及为什么来北京,为什么来北印,张秋喆说:“报考北京的学校一直是我的梦想。因为自己对设计比较感兴趣,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正好与自己兴趣相符,便将轻工类填写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当收到北印录取通知书时,张秋喆说她有一种打开了一扇门的感觉。对北印,对大学生活,张秋喆有着专属于她的那一份期待:希望能够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从武汉到北京,带着感恩与幸运,张秋喆推开门走进了一个新世界……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颜色

勾勒什么样的图案

也许这就是大学的意义

去做有趣和热爱的事情吧

愿你们在北印

拥有更多未知的惊喜

拥有更加灿烂多姿的明天

来自东西南北中的青年学子们

期待你们与北印共同成长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