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学校师生热切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

学校师生热切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3-05|文: |图:丁海涛|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今年的两会意义重大。学校师生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关注两会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心得体会。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旗帜、凝聚力量、提振信心,政策取向清晰明确、精准到位,部署工作抓纲带目、精准务实。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以凝心铸魂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综合改革为抓手,以安全稳定为底线,不断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努力开创新时代出版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在服务强国建设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北印力量!

——党委书记 张鑫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作为市属高水平特色型高校,北京印刷学院将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以人工智能赋能出版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深化数智学院建设,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创新型出版人才。积极推动出版“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出版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围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努力建设出版领域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地,助力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

——党委副书记、院长 田忠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将以思想引领为核心,把两会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做到校园“处处皆思政”;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护航学生成长成才;以守正创新为动力,赋能思政工作提质增效。强化思想引领、教育管理、成长服务、工作保障四大核心任务,打造“智慧学工”平台,优化完善工作举措;持续提升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和育人本领,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赋能科技之强,更快更好地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各项工作,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出版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能。

——党委学工部部长 孙鹏

认真学习了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备受鼓舞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切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把最新精神及时融入工作实践中,面向国家战略和出版行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健全横向大类培养、纵向本研贯通的培养机制,持续推进数智教育和赋能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推动数字课程资源应用共享和高水平特色教材建设,加强“五自”质量文化建设,健全内外联动质量监控机制和保障体系,努力书写好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的“北印篇章”。

——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李桐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国家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心。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等,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指明了路径和方向。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发布,我认为,在教学科研方面应当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构建智慧教学平台,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场景的实施,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加速以数据驱动决策,优化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网信中心主任 畅应云

报告高屋建瓴、催人奋进,为新时代新征程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高校外事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战略,加强留学生招生工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外事工作新篇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陈妙玲

报告就“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做了部署,强调“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这为高校人才人事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人事部门,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系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引、揽、育、用”四维联动人才高地建设行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人事处副处长 蒋艳枫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这对高校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将以全国两会的精神为行动指南,紧密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强化科研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科研处教师 李晶

报告中强调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的重大责任。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报告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目标,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要积极探索教育创新路径,推动以人工智能驱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智能化的浪潮中占据先机。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康培培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战略部署为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近年来在推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出版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展现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我深知,科教兴国战略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实施需要每一位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科研工作,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教师 莫黎昕

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国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工作部署中,高校基层党支部应强化政治引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工作与科研、教学工作有机紧密结合。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前沿知识有机融入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张馥玫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让我心潮澎湃。作为坚守智能科技教学一线23年的高校教师,我始终将“为出版传媒行业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使命。站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新起点,我将继续以“科技+创意”为犁铧,深耕“专业+文化+思政”融合育人的试验田,为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文化使命的数字传媒人才竭尽所能,在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征程上书写属于高校教师的答卷‌。

——新媒体学院教师 刘华群

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产业需求的人才。同时,关注学生就业,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贡献力量。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杜若飞

报告中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创新的论述令我印象深刻。当前,我国正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强化基础研究投入等举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既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因此在教学中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同时,我们应以身作则,将课堂延伸至社会需求一线,以教书育人的“匠心”和科研报国的“决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教育学院教师 谷颖

政府工作报告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民生保障的宏伟蓝图。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报告中的“人民至上”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逻辑一脉相承。报告中提到的“新质生产力”“紧抓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等关键词,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未来,我将立足课堂主阵地,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学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人生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潘泽权

作为出版学院教师和研究生班主任,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报告精神为指引,加强学院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引领作用;深化“三全育人”实践,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根基;厚植人文关怀,培育全面发展人才。持续深化育人实践,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出版学院专职组织员 刘艳

2025年全国两会吹响教育强国建设新号角,作为辅导员,我深切感受到新时代赋予思政工作者的育人使命与创新要求。一是在价值引领层面,践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号召,推动“科技报国”专业引导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二是在实践育人维度,紧扣“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导向,发挥“大思政课”基地作用,帮助学生认知行业前沿领域。三是在生涯教育维度,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落地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育更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布剑秋

在学习报告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会将两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岳鑫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高校教师,我将积极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在印刷与传媒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进市委高教委员会会员、民进北印支部主委、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王燕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增强了我对民族强盛的信心和决心。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是技术发展的人才摇篮,要不断调整优化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持续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制定培养目标。任重道远,我们砥砺前行!

——离退休干部 孙玉秋

报告中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让我们深感责任在肩。出版行业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关键力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要在学习与实践中秉持创新精神,探索将传统出版与新技术、新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让优质内容以更丰富多元的形式触达大众。以传播正能量、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为推动出版行业繁荣、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新时代的出版浪潮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出版学院研究生 王茉然

报告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阐述,让我意识到新闻传播领域也需紧跟时代步伐,挖掘并传播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创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助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作为新传学子,我将积极投身各类实践项目,在真实场景中锻炼采访、写作、编辑等实操技能,通过有深度、有内涵的新闻作品,传播正能量。以实践推动自身成长,助力国家发展。

——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杨才艺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要像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游泳队队长张雨霏所言,学习哪吒的心态。有困难是一定的,但是有困难也证明我们正在一步步地向前。我们青年一代更要奋发图强,做好准备,全力以赴接下改革和发展的接力棒。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研究生 管思颖

作为一名工科专业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我们需要夯实专业基础,主动探索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专业、勇于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个人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 王乐桐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意识到我们更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为社会做出贡献。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青年一代定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 阿汝娜

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为中华文化传播、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 冀泓予

面向新征程,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在学术探索中践行创新驱动理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曹凯

在认真学习报告后,我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密结合与深度融合。报告强调要在202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等,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不忘初心、坚定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在实践中赓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理论素养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陈文伯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