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走势与风险》圆桌对话
信息来源:网易财经频道|发布时间:2010-01-15|文:葛成恩
1月14日首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NAEC)在北京举行,此次年会论坛包括两场圆桌讨论,关注点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势和风险”,邀请到的嘉宾有央行研究局原副局长、和谐战略联盟会会长景学成先生;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主任曹凤岐先生;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先生等。我校研究生参与此次年会并与嘉宾就文化产业领域的话题进行了对话,现将对话内容摘录如下:
观众提问: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北京印刷学院的研究生,同时也在中国出版研究所实习,我的问题涉及文化产业领域。
据我所知,今年至少有六七家出版集团准备上市,就他们来说,他们都是出版集团,而不是影视或其它集团,不可否认,现在全民阅读率很低,但也有一种现象,在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之下,文化产业,尤其中国的文化产业逆市而上,我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但这种带动作用有多大?它会是其中一个比较核心的推动力量吗?
贺强: 文化产业有什么特点?越危机,文化产业越火爆。
比如北京市,本人也是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市确立了一个方向就是发展文化产业,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属于低碳经济,跟传统工业不同,很有发展希望,但是文化产业的关键是,作为公司来讲,业绩水平必须要提高,有成长性才能上市,上了市有成长,股价才能守得住,做到这一点还是很难的。
很多文化公司可能就是一些签约演员,本身没有太多资产,怎么能不断盈利,怎么能不断创造出符合老百姓需要的真正的好片子,而且持之以恒,很难。
另外,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最根本的就是取决于老百姓平均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
(摘自“网易财经频道”2010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