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学校第七期中青年骨干教师读书班成功举办

学校第七期中青年骨干教师读书班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0-07-14|文:廖小波

    7月10日-12日,由学校党委主办,组织部、党校、人事处承办的学校第七期中青年骨干教师读书班成功举行,参加本次读书班的学员由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副处级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干部共27人组成。组织部部长雷京、副部长李全永,人事处副处长王璟等同全体学员一道参与了读书班的各项活动。

    本期培训的主题是“学习•实践•发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旨在通过系列培训,使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此次中青班在组织安排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为了加强骨干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业务工作能力,策划了关于行业发展前沿、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和师德建设的报告;二是提供中青年教师互相沟通的平台,加强不同知识背景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安排了拓展训练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教职工交叉住宿、共同研讨;三是注重锻炼中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中青年教师对学校发展、对行业发展和对区域发展的了解。此外,本次中青班还第一次成立了班委,加强了学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7月10日上午,读书班全体成员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参加了为期半天的拓展训练,在信任背摔、七巧拼图、木板逃生系列团队项目中,大家充分体验到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发掘潜能、共渡难关的艰辛和快乐。在随后的体验发言中,大家纷纷表示:拓展训练让自己经受团队协作的洗礼,要把这种体验和启悟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发展中去。

    当日下午,读书班学员聆听了学校党委副书记刘超美所作的开班动员报告。刘超美副书记以“加强修养,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为题,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潜心静气、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有所收获”的殷切期望。刘超美副书记的开班动员,使学员深刻地认识到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了大家“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月11日上午,读书班学员聆听了学校副校长乔东亮所作的“数字出版前沿”专题报告。乔东亮副校长的报告让学员全面理解到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时代脉络,也让学员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增强了学员准确定位自身职业发展的信心,找到自身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相统一的结合点。

    随后,大兴区发改委副主任李旭作了“大兴区的现在与未来”的报告,帮助学员对学校所处大兴区发展现状和未来有了充分认知,也引发学员对我校在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增强校地合作、建设世界城市产业发展新区中承载的社会使命、社会责任展开了深入思考,让大家看到了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与服务区域经济的契合点。

    当日下午,读书班学员聆听了郑文红副书记“育人为本,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的报告。郑文红副书记从师德的科学内涵、师德与“三风”(即学风、教风、校风)的关系、我校师德建设成果及现状认知、中青年骨干在师德建设中的使命等方面做了系统讲解,生动地向我们传授了教书育人,作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随后,郑文红副书记还参加了读书班学员围绕“青年教师和干部如何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服务行业、北京和区域发展的水平”等三个问题进行的分组讨论。

    7月12日上午,读书班学员赴银山塔林风景区进行了登山活动,在登山过程中,大家相互鼓励、协作共进,并参观了历史文化遗产和沿途自然风景,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

    当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郑吉春专程赶往学习班所在地看望读书班全体成员,对大家的学习生活做了勉慰,并对工作人员给予高度赞扬。郑吉春书记在听取了彭自成、张文红代表学员做分组讨论情况汇报后,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作了重要讲话。郑吉春书记指出,读书班的学员正处于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最辉煌阶段,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郑吉春书记在讲话中对大家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提出了几点期望:一要树立高远理想,切实增强使命感,广大中青年干部要勇挑重担、要有高远理想、要有政治高度、要有开拓得视野。二要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自我学习力,学习应当成为中青年干部的生活习惯,实践应当成为中青年学习的根本目的,创新应成为中青年干部深化学习的根本途径。三要坚持实践锻炼,提升自我工作力,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四要树立良好形象,提升自我影响力,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最后,组织部副部长李全永对本期读书班集中培训阶段工作作了总结发言,对学校领导的悉心关怀和广大学员积极参与学习表示了真诚感谢,并对读书班的后两个阶段的活动进行了系统安排。今年10月,学校党委将通过学员论坛、专家答辩会等形式组织学员进行研讨交流活动,以此为学员成长和学校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