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饭菜不涨 食堂改造服务不降
学校和后勤部门精心打造‘菜篮子、饭桌子’工程
信息来源:后勤基建处|发布时间:2010-11-18|文:刘京彦
导语:如何在物价上涨、成本提高的情况下,使师生不多花钱,继续享用可口便宜的饭菜;如何在大规模改造食堂期间,减轻对师生就餐带来的不便,继续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近段时间以来学校和后勤部门高度重视、妥善解决的大问题。着眼点是“物价上涨,饭菜不涨;食堂改造,服务不降”,落脚点是“精心打造‘菜篮子、饭桌子’工程,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据媒体报道,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是3.9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在全国物价飙涨的状态下,大兴区的蔬菜涨幅也达50%以上,猪肉、鸡蛋涨幅达30%,校门口的各色餐饮店饭菜价格都略有涨幅。
受大环境的影响和冲击,我校食堂的经营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食堂的同志反映:现在经营的利润缩减了近三成,再除去保洁、人工、水电等费用之后,有点入不敷出,甚至有的东西还没卖就知道要亏本。以45斤一箱的鸡蛋为例,食堂鸡蛋的进价为每箱198元,以一斤8个鸡蛋为准,蒸熟后,鸡蛋卖价为每个0.5元,每斤卖4元,总共能卖180元,这样下来就要赔掉18元。
面对物价上涨、成本提高、利润巨减的压力,学校严格执行市教委的政策规定,坚守“食堂饭菜价格不涨”的原则。后勤部门采取得力措施,遴选食堂采购渠道,力求物美价廉;加强食堂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学校后勤部门群策群力“咬牙硬挺”,尽力做到饭菜不涨、服务不降,保障特殊时期全校师生正常的伙食供应。
我校主校区的三个食堂年久失修,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员的不断增加,原有的面积、设施、功能操作流程等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按照学校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整体部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造。
改造后的主校区食堂建筑面积达5252平方米,第一层为基本伙食保障,第二层为风味特色餐厅,第三层为教职员工餐厅,就餐环境将大大改善,除符合卫生标准化流程的要求外,饭菜种类将会更多、服务质量也将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将会为师生提供更为卫生和丰富的饮食。
为了加快改造速度,今年年底前,主校区第二、第三食堂先行改造,师生只能集中到第一食堂和第三食堂北部就餐。从今年年底至2012年下半年,第一食堂将拆除,伙食全部由第二、第三食堂供应。
在实施食堂大规模改扩建工程以来,学校和后勤部门想了不少办法:发放特殊餐补,开设风味伙食、配置微波炉、热水器、错时上菜等,尽量不影响到师生的正常就餐、不降低服务质量和水准。但因为工程大、时间紧,加之学校没有合适的替代食堂的地方,不可避免地给师生就餐带来了不便。比如,就餐的座位减少,因为清洗操作间拆除重建,师生到食堂就餐时需要自备餐具。
面对食堂改造带来的一些不便,在学校组织的教职工和学生两级交流沟通会上,广大师生普遍表示了理解和支持。目前,全校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配合学校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每一名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师生说,为了改善我们的就餐环境,为了有一个更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大家要同舟共济,把克服暂时困难提升为一种精神,把自带餐具吃饭诠释为一种奉献。
我们相信,有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有全校师生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有后勤部门的艰苦努力,我们一定会克服暂时的困难,为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景观良好,学习生活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校园,为我校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世界城市建设、服务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