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多措并举服务少数民族地区
信息来源:北京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91期|发布时间:2012-01-09|文:党委宣传部
北京印刷学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提高办学质量促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树形象”的要求,注重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在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通过培养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人才、为民族地区新闻出版行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干部挂职交流、探索新形势下校地合作新途径,全力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重视招收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
北京印刷学院把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作为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社会服务。学校全面落实少数民族的招生政策,在本科招生时认可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优惠;适度扩大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内蒙古的招生名额。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12%,部分专业甚至超过20%,并于2011年开始招收民族班。
目前,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在校生近600人。学校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建立民族餐厅、开设民族窗口,每逢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都认真组织庆祝活动;为保证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资助中心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宿舍看望慰问少数民族学生。
二、着力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从业人员水平
北京印刷学院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一方面广泛动员,教育广大毕业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采取奖励奖金、经济资助等措施,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90%以上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毕业时选择回到生源地,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和优秀后备人才。
自2008年起,北京印刷学院和新疆新闻出版局共同举办编辑出版学第二学位班,由学校派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前往新疆,利用节假日集中授课,最后一学期学员来学校做毕业论文。至今,已有50余名学员通过毕业答辩,获得本科学位。2011年,学校与新疆乌鲁木齐新华书店联合举办了“市场营销”专业函授大专班,来自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员入学。
学校先后举办全国印刷机械设计、电工技术、色彩设计应用、胶印机长、胶印生产管理、胶印生产技术、印后加工工艺与质量管理、印刷业务员、印刷企业高层高级研修等培训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类高级技术人员370余人。2011年10月,学校首个印刷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西藏新华印刷厂挂牌成立。学校为西藏新华印刷厂举办了骨干人才培训班,专家们还深入车间,解决了部分困扰企业技术人员多年的生产难题。
三、切实推动与民族地区的干部挂职交流
学校先后选派多名一线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到内蒙、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挂职锻炼,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干部培训工作。挂职干部在新的岗位上谦虚谨慎、勇于开拓,有效推进了民族地区工作。在库尔勒挂职的杨珂联系学校向库尔勒团市委“青年就业创业孵化资金”捐资5万元,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在内蒙武川县挂职的王关义联系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武川农牧产品在京销售开设了一个窗口。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北京印刷学院更加注意与少数民族地区战略层面的合作。2011年8月,学校党委书记亲自带队专程到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考察并洽谈合作事宜,决定在内蒙古已有多家出版社、印刷厂成为学校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紧密、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为繁荣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做强做优民族出版产业而努力。今后,学校将继续服务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行业发展、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审核:张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