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青团:杨海滨同志出席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学联联合开展的“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
信息来源:北京共青团网站|发布时间:2012-12-07|文:大学中专工作部
“青春面对面”师生话题互动
到场嘉宾共同启动活动“启动舵”
为青年导师颁发聘书并合影
12月5日下午,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学联联合开展的“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印刷学院综合楼会议厅举行。团市委副书记杨海滨、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文红、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李春凯、大兴团区委书记汤敏轩和北京市学联执行主席李行健出席启动仪式,团市委大学部相关负责同志、首批青年导师代表、首都高校大学生代表以及北京印刷学院师生共200多人参加启动仪式。
青春面对面:引导青年思想
“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以思想引导为切入点,把握大学生群体特征,注重分类引导。启动仪式以“青春面对面”师生话题互动节目的形式作为开场,围绕“青春的烦恼”的主题,由“学霸”(学习尖子)、“党员学生干部”(学生骨干)、“高富帅”(家庭条件、自身形象等外在条件较好的青年人)、“土著”(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宅男”(喜欢长时间独自呆在屋里的男学生)、“小明”(各方面都比较普通的学生)等6位学生群体典型代表作为主角,讲述自己的青春烦恼和现实困惑,到场的6位教师一对一进行精短简洁的解答。6位学生的身份特征典型,所问问题现实而尖锐,6位教师的回答风趣幽默却又饱含哲理,得到现场观众的共鸣。
青年导师团:帮扶青年成长
“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将建立青年导师队伍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启动仪式上,到场嘉宾为首批首都高校青年导师代表颁发聘书。此次入选首批青年导师名单的共有9人,既有央视主持人海霞等文化界名人,也有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艾瑞咨询总裁杨伟庆等商界青年才俊,既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李春凯、中国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业务部副总经理王占波等传媒界精英,也有联想集团创新孵化园总监刘勇等创业投资界代表。作为工作重点,“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严格遴选优秀青年,坚持“三高一低”标准(青年工作热情高、人际交流水平高、行业知晓程度高和年龄相对年轻),按照每年10人的进度选聘青年导师,组建青年导师团队,大力延伸青年工作资源,合力引导帮扶青年。
青春成长课:激发青年能量
为了更好发挥成功青年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正能量,“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设计了“青年讲堂”作为联系青年导师与青年大学生的纽带。启动仪式结束后,北京印刷学院校友、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首批青年导师李春凯担纲“青年讲堂”第一讲。他结合自己从事图书出版发行行业15年、从一名业务员发展成为副社长的人生经历,重点从“精心准备,寻找发展方向”,“学会发现,从身边汲取正能量”,“大胆尝试,开拓青春路”三个方面作了主题演讲。随后,李春凯副社长与青年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
共走青春路:带动青年实践
为了让青年导师更好地帮扶青年大学生,“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延伸工作触角、创设活动载体,以团组织为平台,组织开展青年导师与大学生“共吃一顿集体餐、共参加一次公益志愿活动、共同开展一项科研实践活动……”系列活动,激扬青春风采、展示青年形象,真正让青年大学生与青年导师在实践体验中增进感情、发展成长。
杨海滨同志在启动仪式致辞,高度肯定了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希望青年导师切实发挥作用,通过精当的、务实的活动载体,带动青年实践、帮助青年成才,同时还以生动的语言就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现场解答。
“与青年导师共青春”主题活动是结合团中央开展的“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千场校园报告会”活动和团市委实施的“北京青年人才导师计划”开展的重要项目,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引导,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北京印刷学院近期将组织部分学生骨干到青年导师所在的单位进行参观调研、实践学习,同时北京印刷学院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将组织同学们以飞信、微博、电子邮件等形式与“青年导师”沟通交流,真正使青年导师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成长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