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13年教学工作会议
信息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3-06-05|文:王秀玲 编辑/杨蕻
6月5日下午,学校召开2013年教学工作会议,王永生校长作题为“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报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高教处处长黄侃,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出席会议。全体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关义主持。
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此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大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实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议将持续一个月,除开幕大会外还将安排专题研讨、专题报告及专业评估等内容。
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讲话
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发表讲话指出,市教委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宏观思路是“扶优、扶强、扶特、扶需”,将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导向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建设一批高质量的A类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作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作了题为“突出行业特色,培养领军人才”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教学基本状态以及在凸显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措施与效果。
王永生校长作“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报告,总结了2012年学校的教学工作成绩:一是教风学风取得积极进展。涌现出一批像金杨教授一样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优秀教师,带动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良好氛围的形成;考研率、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等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显性指标显著;学生全员就业率96.8%。
二是专业建设更加凸显办学特色。成功申报新闻学等3个新专业,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6个;初步完成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的评估;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编辑出版学等优势专业在部分省市已纳入本科第一批招生范围。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开办“卓越班”“毕昇班”、“韬奋班”和“雅昌班”人才培养特区,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共建“高等教育数字化示范基地”。
四是教育教学成果获历史性突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与其他高校合作获得一等奖1项,填补了我校有史以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空白;获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申报教育部规划教材、市级教学名师奖等均获得成功;学生共获各类奖项1000余人次,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24人次,40名同学的科研项目首次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级立项。
王永生校长作主题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特色建设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水平的教学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积累等方面。
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教学工作主要安排: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促进资源共享,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综合改革,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
王永生校长最后强调指出,一年一度的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是对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检阅、大讨论和总安排。希望全校师生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始终坚持把加强内涵建设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强化办学特色作为加快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关义副校长主持会议并总结
王关义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各教学单位和全校各职能部门要以系部、专业或处室为单位,重点学习和讨论永生校长的工作报告和相关文件,学习和思考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献计献策;要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教学工作的实际,对本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梳理,制订具体的推进方案;要把贯彻落实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日常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确保培养方案修订、毕业论文答辩、期末考试、小学期等常规性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会后,在王永生校长的陪同下,张欣欣校长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以及“书香校园画传经典”印院首届插图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