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中国青年报报道北印“青春榜样”王思思

中国青年报报道北印“青春榜样”王思思

信息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13-12-03|文:蔡晓宇 编辑/王秀玲 杨蕻

    11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北京印刷学院“青春榜样”优秀学子、信息工程学院王思思。这是继新闻出版学院2009级孙烨同学被作为优秀大学生典型专题报道后,中国青年报再次报道北印“青春榜样”优秀学子。

    “青春榜样”主题教育活动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校党委学工部、宣传部支持下,由校团委精心打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活动。活动循教育规律之是、创时代发展之新、应学生实际之需、求工作机制之长,紧密结合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方位宣讲引导大学生思想行为,大力创新主题宣讲形式与载体,广泛开展树立榜样、宣扬榜样、学习榜样的系列活动,大力宣扬“传递青春正能量、携手学子共成长”的主旨,备受师生赞誉,享誉学校内外,引领校园风尚。

    活动自2010年5月启动以来,先后有30多名同学被评为“青春榜样”,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0多场,受众达10000多人次,制作发放主题图书《青春榜样》3种8000多册,在培养印苑菁英、促进成长成才、构建优良学风、建设特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动于2012上半年荣获“第二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优秀奖”,1名“青春榜样”优秀学子入选教育部编写的优秀学子典型事迹材料,1名“青春榜样”优秀学子被中国青年报报道。

    今年5月份,根据市委教育工委“我的梦 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安排,北印以“青春榜样”优秀学子为主体,成立了“青春榜样”宣讲团,紧扣主题、遴选菁英、特色宣讲、广泛引导,开展了富有实效的宣讲活动,被市委教育工委推荐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支高校宣讲团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参评北京市特色百姓宣讲团。随后,学校又推荐了10多名“青春榜样”优秀学子参加北京高校优秀学生典型宣传活动。经过层层审核选拔和组织推荐,王思思入选市委教育工委的集中宣传报道名单。1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在第12版“成长”专题中进行了详细报道。

 王思思:“功夫”女孩三级跳

    北京印刷学院的王思思是个体育特长生,这个称号伴随了她的整个中学生涯:从初一到高三,她一直蝉联北京市女子中长跑的第一名;2007年,成为北京市中学武术比赛女子组中的佼佼者;2008年,加入了学校散打队;2010年,拿到了北京市武术比赛高中女子组太极冠军。

    其实,王思思的家庭与武术没什么关系,甚至小的时候她还因为体弱多病常遭人欺负。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思思在公园遇到了练武术的,妈妈就带王思思加入了这个行列。两年后,王思思“觉得精神头好多了”。

    小升初那年,思思妈妈听说北京市海淀区六一中学以培养武术特长生见长。于是,王思思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这所学校。

    刚进六一中学武术队,教练给王思思的评价是“除了柔韧性还行,其他全是缺点”。其他队员都有各自的项目可练,王思思却只有无休止的体能训练。

    为了加快进步,王思思自作主张地加大运动量,比如举杠铃,她总要在教练要求的基础上加重量。

    转机出现在新教练到来之后。针对王思思的身体特点,教练给她安排了“太极”。“我一开始练太极其实并不开心,那时候就想练能把人打倒的格斗术。”后来王思思感受到太极的奥妙,甚至练拳能入“无人之境”,“旁边散打队的吵闹声,场馆放的音乐,全都听不见了。”

    渐入佳境的王思思,开始越来越多地获奖,成了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我也牺牲了很多。”王思思说,“我从一个清秀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假小子。我有腹肌,宽肩膀,罗圈腿。”王思思没有因此心存怨怼,因为武术给了她超出常人的身体素质,不仅让她游刃有余地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而且给了她克服更多困难的勇气。王思思在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中得到了全年级第十一名的成绩,“武术给了我巨大的力量。”

    很多人问王思思“如何体育与学习兼顾”时,王思思总说是“专时专用”。比如,她曾用10天时间猛练作文,每天晚上12点到凌晨3点,10天练了30篇。

    王思思明白,仅仅“专时专用”是远远不够的,自我反省也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在每天的“独处的时光”里,她会与自己的生命悄悄对话,让自己在自省中觉察不足从而弥补缺漏。

    就是在这样审视自我的过程中,让王思思在大学期间即使忙于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表演,但仍然能够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

    就在王思思在众多舞台上获得掌声的时候,她的父母先后生病了,这是王思思第一次感受到无助,也就是这一年,王思思做起了公益,并组建了公益组织––让爱飞。

    “我和同学们去乡村支教,去慰问残障儿童,去参加慈善拍卖……这些爱心活动让我发现人最本质的真善美。每当我看见孩子们露出天真的笑脸,心里就会涌出一股暖流。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公益,希望更多的人带着爱一起走下去!”

    如果说从“体弱多病”到“武术冠军”是王思思的第一跳,从“四肢发达”到“多才多艺”是第二跳,那么从“鲜花掌声”到“追求人生价值”,王思思的第三跳才刚刚开始。

(实习生 陈奕凯 本报记者 樊未晨 《 中国青年报 》2013年11月11日 12 版)

网络链接地址:https://zqb.cyol.com/html/2013-11/11/nw.D110000zgqnb_20131111_3-12.htm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