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获佳绩 师生受邀参加2023年第三届“智能+”时代背景下智能媒体类人才高质量培养创新论坛
信息来源:新媒体学院|发布时间:2023-11-30|文:胡本溪 李溪洁 |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11月24-26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组委会主办,江苏理工学院与北京印刷学院等28所高校共同承办的2023年第三届“智能+”时代背景下智能媒体类人才高质量培养创新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现场总决赛在江苏常州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刘益带领师生受邀参加创新论坛。
师生受邀参加2023年第三届“智能+”时代背景下智能媒体类人才高质量培养创新论坛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作为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单赛事,已成为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提升的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重要赛项,获得“985”、“211”、双一流大学等高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本次总决赛特邀80位评委,均来自行业企业,实现作品评审标准与企业行业标准的统一,让学生了解到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总决赛现场以学生现场展示为主,行业产业专家现场流动评审相结合。既展示高校学生风采,拓宽高校学生眼界,又能加强高校师生间的学科对话、思维碰撞,不仅提高了大学生数字创意、设计实践、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能力,同时助力我国相关专业的人才高质量培养和学科内涵式发展。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现场指导学生
本次大赛校内组织工作由新媒体学院负责,教师们主动引导学生以国家发展政策为选题方向,参赛作品涵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科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民族文化创新表达等内容,充分展现出学校“课程思政”成果,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学生创作的《“蛟龙出海”虚拟展示交互系统》吸引了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的观看与指导,指出其“用数字技术赋能科普活动,生动地展示大国重器,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凸显了大赛‘科技+文化’的特质。”
来自全国400所高校的500余名科研、教育工作者及近2000名学生参加活动。现场总决赛从全国20万师生参与的7万件参赛作品中,选拔出近1600件作品现场角逐全国一、二等奖。学校15名师生参加现场总决赛,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学校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获奖名单
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为活动致辞。
刘益作“数智化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思考与探索”报告
刘益受邀参加创新论坛,在“校长大讲堂”发表“数智化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思考与探索”报告,分析了数智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挑战,结合数智教育特征、内涵及出版行业发展新需求等提出如何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北印方案”,即将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与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建设深度融合,聚焦出版全产业链,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以首善标准推动新时代首都教育发展。
获奖学生合影
同期还举行了“创新中国·万企千校·助创行动”2023“高校访企拓岗促就业”智能媒体类人才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及“院长书记论坛”。新媒体学院院长杨虹受邀参会,同与会的院长书记及60余家智能媒体类企业探讨我国高校学生在现有科学技术及实践环境中的数字媒体科技作品的创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