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建设 北印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
信息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4-06-11|文:杨蕻 王熙元
6月11日下午,学校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叶茂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永生校长作题为“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主题报告。全体在校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关义主持。
学校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
协同发展 全面提升 推动北京市高等教育发展
叶茂林用一组数据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北京市高等教育的现状,指出,北京市共有高校91所,其中本科院校65所,具有硕士招生资格的学校52所,具有博士培养资格的学校37所,211院校26所,985学校8所。他形象地将985、211、博士培养资格学校、硕士招生资格学校、本科院校比喻成处在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上的学校,每类学校应该清楚自己在整个北京市高等教育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叶茂林副主任讲话
叶茂林说,未来北京市教委即将开展协同发展计划、市属院校全面提升计划,以引导中央院校和地方院校的融合、高校与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融合、北京高校资源与国际资源的融合。
协同发展计划,主要实施的项目有清华慕课对市属院校开放,北大暑期学校向其他高校开放,北航、北农、北理工三校优势资源建立北京学院向市属院校开放,中央院校和地方院校各100名教师对口交流的“双百计划”,中央10所院校的100个专业向1000名学生开放交流的“十百千计划”。
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市高等教育也会相应地推出建立京津冀大学园区、统筹高职院校、利用河北地界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等相关措施。
目前,市属院校有14个学科在全国排名前10.未来市属院校全面提升计划主要引导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此外,还将着力进行学分收费制、跨校双学位制、科研经费基金制等重点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体现在四个方面
2013年6月,学校以“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王永生在专题报告中总结了一年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昇班、卓越班、韬奋班人才联合培养效果逐渐显现;“灵创班”“中美实验班”“中德实验班”相继开班;信息工程学院与新闻出版学院探索“跨院系专业合作完成毕设课题”的毕设新模式;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逐步推进,全年参加各类国际交流学生104人次,这一数据是前年的3倍。
王永生校长讲话
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专业评估积极促进专业内涵发展;一年来围绕教学改革、支持专业建设经费达3280万元。2014年已经实现在河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等12个省份全部或部分专业一本招生。2013年本科就业率为93.8%。
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成功入选北京高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学生在各级各类奖项评选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共立项42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0项、北京市级项目143项;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北京市学科竞赛,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00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教学管理和考风管理纪律;修订完成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内容,建立了《优秀学生信息员制度》;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信息反馈,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不断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学运行稳定。
五环上跑的学校任重道远
报告指出,学校的教学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与国家要求、社会发展、家长和广大学生期盼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和需要反思、改进、提高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和行业发展新趋势,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与学校发展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方面。王永生说:“我们学校现在的水平处于在‘五环’上跑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向‘三、四环’努力,同时也到二环看看,人家是什么样的水准。”
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启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学科发展为引领,紧跟产业发展需求;要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办学特色,加大人文知识的熏陶;要体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和发展业余爱好;要突出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大力推动创业课程和大学生创业项目建设。
加快专业结构调整,突出专业特色,强化课程建设,全面推动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布局,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于招生志愿不足、转走比例高、就业率低、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专业采取黄牌警示、红牌停招等调整措施;明确专业定位,促进专业特色发展;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育,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工程技术培训;加强课程建设,体现时代特征。
加强国际化办学条件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鼓励二级学院试点开展国际化教学实验班,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王关义副校长总结讲话
王关义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和讨论工作报告和相关文件,领会报告和大会精神实质,为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献计献策;按照报告中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教学工作实际,在专业建设、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务实性地开展工作;临近期末,做好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调研和研讨,推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期末考试、小学期等常规性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此次大会将持续一个月,除教学工作大会外还将安排专题研讨、专题报告和重点工作研讨三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