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喜庆二十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开讲

【喜庆二十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开讲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2-11-17|文:霍艳云 |图:何劲松|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为进一步深刻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同时切实推进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在学校落地见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首场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于11月16日下午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开讲。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李国奇、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杨文主讲,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章泽锋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课程。

李国奇讲解红色印刷展品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包括主题参观、现场授课两个环节。主题参观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印行天下——印刷术与文明互鉴”展厅进行,该展厅陈列了大量红色印刷、红色出版的展品,以及红色印刷史、红色出版史的图文介绍。李国奇结合“平型关大捷”主题展陈,给同学们讲述了《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带领报社工作人员“八匹骡子办报”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出版人在艰难的革命环境中坚持游击办报,使《晋察冀日报》成为战火中不倒的旗帜的坚定与执着,勉励同学们以老一辈出版人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学好专业本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使命任务。

高杨文讲述红色出版故事

现场授课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外印刷器材展厅进行,在陈列着自1865年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近百台印刷设备的展厅中央,高杨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出版工作”为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通过讲述陈望道版《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出版物在党的一大开幕日期考证中的贡献、张人亚及其父亲用生命守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郭沫若誓言翻译《资本论》、毛泽东同志视察延安中央印刷厂时讲话的背景、“革命摄影的摇篮”《晋察冀画报》、“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丁玲事迹等红色出版故事,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革命年代党的出版工作走过的艰难历程,并从建党的中坚、党建的工具、革命的号角、斗争的武器、文化的高地五个方面,阐述了出版在党的创建、发展、壮大以及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强调了同学们在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中所担负的责任。

参加“博物馆里的思政课”首讲的学生们表示:这堂思政课是有“味道”的,既有油墨的味道,也有历史的味道,更有信仰的味道,让我们身临红色出版、红色印刷的历史长河中,聆听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从老一辈出版人、印刷人身上,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坚定了弘扬中华印刷文明、传播红色出版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一项探索,旨在挖掘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出版传媒行业展馆资源,邀请展馆领导、金牌讲解员担任宣讲员,建设“大课堂”,建好“大师资”,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思政小课堂与行业大课堂相结合,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