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舒乙先生作“北京文化构成”讲座

舒乙先生作“北京文化构成”讲座

信息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5-05-27|文:曹文露

    为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精神共鸣,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5月27日下午,根据学校2015年红色读书月安排,在北京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党委宣传部、图书馆邀请文化大家舒乙先生来校讲座。


舒乙先生为北印题字

    党委书记刘超美会见了舒乙,并表示很荣幸能请到舒乙先生。第一次来北印的舒乙很关心学校发展情况,刘超美介绍了北京印刷学院的历史渊源、学院构成、重点学科、就业情况等。舒乙题字“精诚敬业”送给学校。


舒乙题字“精诚敬业”


讲座现场

    在学校大礼堂,舒乙作题为“北京城的文化构成“讲座。他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北京的文化。

“北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工设计出来的大城市”


    “北京的第一价值在于它是设计出来的”,舒乙讲到,“胡同跟胡同之间距离是一样的,是64米;胡同宽度是一样的,是9.24米,是设计出来的“。而“方位正“是北京城的特点,“一旦有一个斜的,胡同上一定给你写着斜街,比如‘烟袋斜街’”。

“四合院是北京的宝贝”

    “中间是一块草地,周围是房子,房子把那块草地围起来叫四合院”,舒乙讲到,“四合院的正房叫北房,主人住,东西叫厢房,子女住,南房一般是书房或者储存室。” “以前的大宅户的四合院串在一块,最大的六个四合院串在一块,叫六进,大官住的地方。”舒乙提到,四合院虽然很古老,但是它非常符合现在宜居的要求,它是最接近自然的,然而现在的四合院已经变成了大杂院。

“北京文化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

    “北边的文化叫做草原的游牧文化,南边的文化叫中原的农耕文化,北京在这两种文化的交界线上,所以非常特殊”,舒乙讲到,“北京有北京的方言,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母音,但是北京话里有大量少数民族语言,如嘎吱窝、旮旯。”为了和平安定,北京城里建了喇嘛庙,颐和园后山的一片现在已经修好了。


舒乙先生在北印作讲座

    舒乙还给大家推荐了一个北京最好玩的地方——北海,“有白塔的那个小山的西侧,有一个元朝皇帝洗澡的池子,池子里用三个石头修了三座山。为什么有山呢?因为它代表蓬莱、瀛洲、方丈,代表长生不老。”用一个小故事,舒乙阐述了他所说的“各个地方都有文化,各个地方都有故事。”

    同学们就北京精神、少数民族问题以及老舍对其影响等问题与舒乙进行了互动。

    纪委书记雷京总结道,“舒乙先生用鲜活幽默的语言,从北京城的设计构造特点、北京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北京胡同和北京方言等方面阐释了他对北京文化构成的独特见解,让我们对北京城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彷佛跟随者舒乙先生的讲述穿越了时空,触摸了历史,感谢舒乙先生带来的精神盛宴。”

    讲座结束后,宣传部部长张晓新、机关党委书记兼组织部副部长马韩增陪同舒乙参观了中国印刷博物馆。


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