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活动周】博士后活动周启动 工作站成立两年成效显著
信息来源:人事处|发布时间:2015-11-02|文:常红利
10月30日,北京印刷学院博士后活动周暨第二届博士后学术创新论坛在综合楼会议厅隆重举行。校长罗学科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论坛现场
罗学科指出,今年是国家博士后制度正式实施30周年,三十年来,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区培养、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把企业建成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平台;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筛选、补充师资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来源。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
罗学科校长讲话
罗学科重点回顾和总结了学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的历程。两年来,全校上下遵循“小精高尖”发展定位,秉承“心高梦远、脚踏实地,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学校博士后事业从无到有,正在健康发展。一是倾力打造富有魅力的博士后科研创新平台。逐步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和校内教授领衔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专家团队。二是努力实现国家博士后制度与学校人事制度有机对接。用博士后制度改造和优化学校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正在探索出一种更加符合北印实际和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新体制、新机制。三是持续推动博士后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有四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有十位博士后获得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项目资助。在市属高校系统,获得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资助人数占在站博士后人数比例排名第一,资助总人数排名第三。
罗学科对学校博士后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欧阳钟灿院士是中国博士后的第一位院士,希望若干年后,在学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后群体中,也能出现像欧阳院士这样杰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