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围绕一流专业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工作

围绕一流专业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工作

信息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16-06-21|文:林聪

    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国务院于2015年底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的提出激发了创新活力,全国高校都在寻求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之路,同时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北京印刷学院作为行业类特色院校,紧抓住这次发展机会,将专业综合改革、一流专业建设作为今年乃至"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要求全校各单位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打造学科专业高峰,实现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大学的目标。
 

一、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印刷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行业、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定位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遵循"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根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改造和创新发展传统专业,重视新建社会急需专业。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为加快适应现代传媒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成立"新媒体学院",以学科交叉的方式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传媒类高级专门人才。


党委书记刘超美就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发表讲话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印刷与包装、新闻与出版、艺术和设计,坚持"工科与文科相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开展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面向行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改革、调整、整合、创新"原有的课程和知识体系,进一步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重构教学方式,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新构建教育教学方式,建设现代"共享课堂",提升教育和教学水平。


校长罗学科就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发表讲话   
 

    3.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国际化途径,多形式开展国际化办学模式。2015年以来落实北京外培计划,共派出23名学生前往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台湾国立艺术大学三所大学学习,2015跨境学生达到118名。学校将进一步推动与国外高校校际间学位互认、学分转换和互认工作,继续深化"国际实验班"、"外培计划"、短期海外学习实践等国际间联合培养办学模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体现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引导和鼓励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全英文的代表性课程,形成国际化专业课程。 

二、广泛调研,统一思想,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和一流专业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深入贯彻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学校提出以一流专业建设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有步骤地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工作。近日,由副校长田忠利、副书记彭红带队,教务处、学生处共同参与,密集走访调研了学校各二级学院和教学部,并调研了北京物资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同类、同行业院校,深入了解学校目前各单位近期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和迫切需要。


北印赴物资学院调研

北印赴中国传媒大学调研

     1.依托学科,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努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体系

    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多学科集群组成、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体系,为学校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专业设置涵盖完整的新闻出版产业链,形成了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数字媒体四大特色专业群,设计学、新闻传播学、美术学等一级学科在国内享有盛誉。

    5月19日上午,在新闻出版学院调研会上,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魏超汇报了学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举措。他表示,目前6个本科专业实现了对新闻出版的全面覆盖,在稳定专业规模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围绕出版行业凝练专业特色,突出优势,打造出版类专业群,在突出传统编辑出版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数字出版和国际出版专业方向,通过学科评估理清工作思路,加强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改革创新,探索大类招生和教学改革,积极对接行业,服务社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以及专业外语等考试中不断取得佳绩。


在新闻出版学院调研

    在设计艺术学院调研会上,设计艺术学院书记杨虹做了"新机遇、新起点、新航程"的报告,从国家战略宏观战略和首都功能定位思考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在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围绕全媒体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建设专业群,申报美术学等新专业,推动一流专业建设。


在设计艺术学院调研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科培养方案

    学校2015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并首次实现了中英文双语形式。今年,学校处于改革转型时期,新增物流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物流工程等专业招生,相关学院认真组织了新兴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在经管学院调研会上,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刘硕围绕着物流管理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对加强与对接高校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沟通交流,新建专业实验室,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对接行业需求,梳理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等工作做了具体汇报。


在经济管理学院调研

    3.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多层次办学,在本科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在调研中亮点突出: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开创人才培养特区,开办毕昇班、卓越班、韬奋班、雅昌班等一系列实验班以及加强国际化教育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亮点突出,如韬奋班今年考研率达到37.5%,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达到95.6%。借力名校优质资源,推动人才交叉培养,与在京著名高校开展"3+1"模式的双培教育。加强产学研结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面向传媒产业的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开启国际化教学模式,开办中美管理实验班和中美艺术实验班。在课程改革方面,经管学院加强课程改革,实行全院专业课课程月考制度,每次考试的成绩按一定份额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计艺术学院改革考试模式,

    4.以教风促学风,重视加强基础教学

    教风学风建设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学校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十项措施,学校开展了教风学风优秀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宣传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创建优良的教风学风。各二级学院和教学部积极落实教风学风建设工作。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重视基础课教学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抓好英语和数学两门基础课程带动其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机电工程学院加强专业教师育人责任,加强教学组织建设,重视教师管理,抓教风促学风,重视教风工作的基础性和长效性作用。


在机电工程学院调研

    各教学部开展不同形式的考研基础课辅导班,以四六级、考研率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于专业教学。针对考研中的英语和数学的瓶颈问题,外语部和基础部有针对性的开展考研辅导班,基础部还开设了数学实验班,从低年级加强数学基础能力培养;社科部开展的有针对性辅导使得考研单科通过率达到90%左右,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给以多方支持帮助,为北印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共同努力;体育部重视规范教学环节和教学组织建设,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且在全国篮球联赛等重要赛事中成绩卓著。


在基础部调研

在体育部调研

在社科部调研

三、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通过走访调研不仅让我们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差距和不足。着眼于现实,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处理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紧紧围绕学校行业特色,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明确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主体地位,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国际化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师德长效机制。

    4.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引导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需要,鼓励教师乐教善教,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加强教风,以教风促学风。

    5.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建设,逐步完善教室的改造,使之适应小班授课、研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