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党代表访谈】王京山:共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党代表访谈】王京山:共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信息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09-25|文:

    在全校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准备下,中国共产党北京印刷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近日召开。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采访了出席本次大会的党代表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王京山,与王老师交流了其作为党代表的感受和对党员代表大会的期待。


    王京山,男,汉族,1970年生,山东沂水人。

    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为新闻出版学院教授、数字出版专业负责人,自2007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讲研究生和本科生多门课程。

    已出版有《网络出版运作》、《文献传播》、《自组织的网络传播》等多部著作,在《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科技与出版》等专业报刊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在数字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曾任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出版系党支部书记、新闻出版学院数字出版系主任等职,第二届学校党代会代表、学校教代会代表。

    记者:您在所在岗位上为学校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王京山:教学方面,我主讲研究生和本科生多门课程,同时承担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任务。每年都超额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每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500标准学时以上;从2007年起我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开始指导研究生。

    我积极从事科研,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参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近5年来,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并担任3部论文集的执行主编或副主编;正式发表专业论文26篇,其中10篇为核心期刊发表,4篇被CSSCI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我积极参加学科建设,参与申报"出版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以及"数字出版与传播"特殊需求博士点的申报与建设,并主持多项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专项项目。

    社会工作方面,我在担任数字出版系主任、数字出版专业负责人等职务期间,参与、主持数字出版本科专业的申报和建设,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推动数字出版专业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此外,在担任学校和二级学院教代会代表期间,我较好地履行了代表职责。

    记者:作为连任代表,请问您有什么感受?之前的提案有得到解决吗?学校发展有哪些变化?

    王京山:本人曾任第二届学校党代会代表,这次连任党代表,我既感到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我十分感谢新闻出版学院党员同志们的信任,将认真履行党代表的职责,做到认真参会,认真行使党代表的民主权利,为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我之前曾参与康庄校区建设方面的提案,已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学校党委和各职能部门对于康庄校区的建设给予了充分重视,并建立了康庄校区管委会。目前,康庄校区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对于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记者:您觉得应如何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王京山:我认为要发挥党代表的作用,需要我们个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我。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立足本职工作,通过向书本学、网上学、文件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掌握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代表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是充分发挥党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党代表是架设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密切联系党员群众,是履行党代表职责的基础和需要。党代表要真心诚意地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向党委进行汇报和反映,心甘情愿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代言人;同时,也把学习和掌握的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各级党委的决议及时传达到广大党员群众中去,做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

    记者:您认为本次党员代表大会能够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王京山:我认为,本次学校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适逢其时。当前,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加速,学校也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因此,本次学校党员代表大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我校实际,全面总结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我校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认真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谋划学校的未来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的工作任务和重要措施,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抢抓机遇,推动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提供强大的动力。

    记者:在此次党代会上,您想要进行哪些提案呢?

    王京山:在本次党代会上,我想要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提案。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同时,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我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具有浓厚的工科背景,近几年校园文化建设突飞猛进,但仍有突破发展的空间。学校已提出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做对学生最好的大学"的学生工作理念,如何落实这一理念,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将是我们未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所在。

    记者: 您认为我校近几年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您看来,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努力?

    王京山:我认为,在未来学校还需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努力:(1)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形成有显示度的成果;(3)进一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记者: 结合本职工作,请谈一谈对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建议。

    王京山:我个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于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抓好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校园环境;三是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制;四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改进教学管理机制,是教育教学管理真正服务和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五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注重发挥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吸收研究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科学研究中去;六是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力:尤其是学校的食堂建设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改善。

    记者:请您结合本职工作,谈一谈对学校相关行业发展有哪些看法。

    王京山:当前,我们学校的相关行业——新闻出版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表现为技术驱动下的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在"十三五"时期,中国新闻出版业总体上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即从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就传统出版业而言,5%以下的中低速增长将成为发展的新常态。另外,随着中国出版业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蓄势待发,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并日趋成熟。

    我的看法是,"大传媒""大出版"将逐渐浮出水面。我们学校也要适应出版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培养新型的传媒人才,服务于时代的需要。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