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第十期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实践活动
信息来源:新媒体学院|发布时间:2017-12-12|文:张艳
12月9日至10日,学校第十期中青年骨干教师读书班成员一行32人,前往河南省安阳市北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红旗渠纪念馆、北印殷墟研学基地——殷墟博物馆,开展北京印刷学院红旗渠党性教育第二期培训班培训暨中青班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为期两天,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地学习传承红旗渠精神,进一步增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校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培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组织部副部长杨雪莲、统战部副部长鞠华担任领队。
12月9日下午,中青班学员抵达林州后举行了开班仪式。杨雪莲在开班致辞中表示,希望大家发扬中青班学员认真向学、积极实践的精神,珍惜此次机会,遵守纪律,团结协作,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真正把红旗渠精神学深、悟透,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开班仪式
红旗渠干部学院特邀专家牛琳琳作《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专题讲座,以“引漳入林”即红旗渠工程中的艰苦条件和鲜活事迹为引线,系统讲解了20世纪60年代初林县广大干部群众百折不挠修建红旗渠的全过程,深度阐释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身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等“四位一体”的红旗渠精神内涵,并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新时代“四有”合格党员的角度延伸解读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之后,学员们集体观看了记录片《红旗渠》,深入了解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及修渠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重温了在时任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林县人民自力更生劈山凿渠修建红旗渠的故事,学习了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心怀百姓、坚定信念,敢担当、敢打硬仗的艰苦创业与无私奉献精神,深刻感悟了林州百姓自带口粮、自烧石灰,自制工具、分工协作、责任到队到人的科学管理理念与团结协作精神。
12月10日上午,学员们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精神永恒,继往开来”等主题展厅,聆听了五十多年前林县人勇战旱魔、劈山凿渠的感人事迹。随后,学员们参观了分水闸,重走“红飘带”,攀登“水长城”,观摩“青年洞”,回想当年修建红旗渠的情景,现场体验“凌空除险”、“凤凰展双翅”的艰苦条件,充分感受了当年林县人民“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愚公移山的雄心壮志,重温了不畏艰险、激情燃烧的修渠岁月。随后,又参观了位于林州与山西平顺交界处有“太行天路”之称的红旗渠青年洞,这是一处在岩石山体完全靠人力凿出的一条渠道,也是红旗渠的主体工程之一。通过现场教学,学员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无不为林县人民的精神所感动。
12月10日下午,学员们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参观了解古老的中华甲骨文明和殷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历程,切身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两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学员们普遍感受深刻,受益匪浅,对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亲身体会,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强化。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挑重任,勇于创新,找准定位,奋发有为,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和奋斗意识,争做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除险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同前进、共发展,积极投身到学校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出版传媒大学不懈奋斗中,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