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在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交流会做特邀报告
信息来源:国教院|发布时间:2017-12-19|文:邢瑞雪
12月15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交流会。北京印刷学院校长助理张养志和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杨树林分别做特邀报告。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舍茹,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妙玲参加了会议。本次交流会由北京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潘芳芳主持,26所基地项目入选学校主管校领导、外事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参会,北印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代表进行项目成果汇报。
张养志就北印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发言展示
张养志代表学校做《借"一带一路"东风,积极构筑沿线国家印刷出版人才培养基地》的报告。汇报中,张养志首先衷心感谢教委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学校党委和行政对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从2016年8月第一位留学生进校到今天,北印招收了34个国家的320多名留学生,2017年6月,北印入选首批26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充分体现学校对行业使命的担当精神,对国际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发言中,张养志介绍了学校留学生教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分别从顶层设计、办学理念,培养体系、优势学科以及沿线国家人才培养理念即"生产线+人"的留学生培养模式与参会高校分享。张养志重点展示了学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舍茹开发的《中国文化》系列课程,包括《中国印刷》《中国美术》《中国出版》《中国媒介》《中国书法》一套校本特色英文网络文化课程,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知华、友华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优秀的教育教学平台。
杨树林就"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网站建设进行发言展示
北印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秘书处单位,也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基地项目门户网站的承建单位。杨树林分别从网站建设原则,建设核心,建设框架,网站后台管理架构以及前台管理架构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重点强调了网站对各大高校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分享功能,整合各学校优秀资源,包括人才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特色课程建设资源、优势学科建设资源、招生就业资源、教育教学技术资源等。并对教师在线建课,学生在线学习功能进行模拟展示。
洪俊杰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国贸学院的留学生教育基本情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留学生教育体系覆盖本、硕、博三个培养层次,同时拥有中、英两种语言授课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着力整合学校现有校内外资源,深化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留学生教育制度建设,成立奖学金选拔与录取委员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潘瑛老师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潘瑛老师汇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科建设情况。以她个人讲授的国际贸易课程为例,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课程使命以及课程定位,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目标和国际交流目标。在发言中,潘瑛多次强调要站在"一带一路"国家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采用分层级,多导向,模块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出"一带一路"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黄侃发言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黄侃进行总结发言,对今后工作部署提出要求。黄侃重申基地项目意义,一方面,通过"紫禁城"奖学金,拓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管理技术人才来北京学习。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培养出沿线国家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优势专业,优秀教师,着力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对外辐射,共享北京优质资源,建设一批以行业为依托的精品课程。黄侃强调了市教委将继续与外交部、教育部国际司、市财政、市外办等多个部门加强合作,为各大高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促进高校教师之间交流,分享课程建设理念。
此次项目交流会对各入选单位的留学生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创新、基地门户网站的建设以及今后基地项目秘书处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进而全面提升首都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