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要闻» 2018中国印刷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018中国印刷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机电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8-09-10|文:蒋小珊 赵晓宇

    9月9日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同期活动之一“2018中国印刷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在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刷发行司司长刘晓凯,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高锦宏、校长罗学科、副书记彭红、副校长蒲嘉陵,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宁波大学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王骥以及相关协会、院校、印刷包装企业的领导一同出席了本次论坛。


2018中国印刷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承办,论坛聚焦行业智能化和协同创新发展,成立印刷教育联盟,以新时代新工科建设为指引,总结近年来印刷教育的成果和经验,探讨印刷教育的未来和方向,探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印刷产业向“智•创•新•印”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高锦宏致辞

    高锦宏在致辞中首先对支持此次论坛举办的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联盟成员、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参加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当前印刷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赋予了印刷高等教育新的使命。长期以来,印刷领域各高校积极承担印刷高等教育国家使命,提升印刷行业的绿色发展、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跨界融合水平,推动印刷行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促进我国印刷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印刷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邀请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聚焦智能制造在印刷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共同把脉新时期印刷行业转型和印刷人才培养,为印刷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刘晓凯致辞

    刘晓凯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印刷教育从基础较弱、移植模仿、艰难学步,逐步发展到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实力雄厚,为我国印刷业技术进步、体制创新、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切实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印刷教育工作,与大家分享了三点感受。第一,印刷教育工作为推动印刷业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印刷教育坚守职责担当,为行业创新转型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撑,为印刷业内涵式发展拓展了优质人力资源。第二,要推动印刷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他表示高校和印刷业都是党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提高站位,牢记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第三,要大力支持印刷教育工作。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发布年度报告、研讨工作方向、支持合作对接等工作,聚焦热点、抓住重点、协调推进,立足问题导向,致力于研究印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好地服务行业切实需求、更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从印刷行业治理体系建设角度完善顶层设计,推动“产学研合作”纵深发展,强化协调和服务,全面推动印刷治理现代化建设,为印刷教育发展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声援助威。

 
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理事合影

    随后,屈贤明作“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态势”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智能制造的三种范式、区域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现状与推进路径以及由此制定适合国情的新战略,强调了教育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对于行业的热爱与坚守,并表示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紧迫,仅仅通过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紧迫需求,希望学校与企业之间能够加强合作,培养出更多适合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推进印刷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而努力。

 
屈贤明作报告

    罗学科作“中国印刷教育现状和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现代印刷教育可以追溯到1904年,改革开放以后,印刷教育领域才迎来空前的发展。我国印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此对我国印刷教育工作提出了三大要求:印刷的学科归属急需调整,办学层次立体化、多元化;提供高质量本科教育,面向全媒体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倡开放办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罗学科作报告

    蒲嘉陵作“中国印刷产业技术现状和发展”的主旨报告,他从经济总量、版材耗量以及数字印刷发展进程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国印刷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围绕制造业属性对印刷进行了再定义。对于传媒形态的发展与演变也进行了相关的阐述,重点强调了“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蒲嘉陵作报告

    王骥作了关于喷墨打印头关键器件的报告,他指出随着近几年压电式喷墨技术的发展,热发泡式打印机在市场中的优势已渐渐被压电式打印机所取代。未来喷墨印刷呈现出四种发展趋势,即打印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墨滴控制更精确、实现零颗粒打印。

 
王骥作报告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谢名优总工程师作“现代印刷技术创新应用实践”报告。他介绍了公司在精益管理、质量管控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分享了其在绿色印刷、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行业讯息。

 
谢名优作报告

    下午,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齐元胜主持报告会。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作“立足专业依托行业 创产融合全面推进出版印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题报告,指出随着印刷包装行业产业不断的优化升级,对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队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华南理工大学陈广学作“印刷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报告,提出工科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解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双赢。武汉大学印刷工程研究室李治江作“印刷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探索” 报告,他认为在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未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新工科过程中要突出、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特色,集中力量,加快原创性成果的产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工程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实现技术转化,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融合不同学科范式,打破专业壁垒,实施创新学制,兼顾综合素质、科学基础与工程能力。柯尼卡美能达吕海东作“数字印刷助力智•创•新•印”报告,他提到个性化规模时代已经到来,能创造出高品质、高精度、稳定性,及附加值的产品才是印刷包装行业真正需要的。裕同科技集团副总裁俞朝晖作“裕同智能包装应用创新平台及解决方案分享” 报告,他指出在《中国制造2025》、《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印刷业向着“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不断推进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天津长荣公司经理朱达平作“长荣集团的智能化之路”报告,指出在人力成本加剧,数字化趋势明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的迫切。

 
专家报告

    会上还有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魏先福主持的校企对话环节,西安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漳州理工学院等高校代表,山西人民印刷、北人智能装备、湖南雅嘉彩印等企业代表就印刷教育及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行了对话,共同探索印刷教育及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校企对话环节现场

    印刷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精彩纷呈,专家、学者思维碰撞,直击印刷行业智能创新发展大趋势以及印刷教育新模式,共担新时代实现行业新发展的新使命。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