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二十大】学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2-10-21|文:高杨文 |图:何劲松 王昕宇|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10月21日上午,为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宣传阐释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作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这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在学生中系统深入地宣传贯彻,学校党委举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学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此次备课会分主旨报告、专题发言、交流研讨、领导点评四个环节,在新创大厦第七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杨文主持备课会。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高锦宏出席备课会并作总结讲话,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工作要求。党委副书记彭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益,出席备课会并进行点评。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团委、研究生院负责人,以及八个本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学工组长、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备课会。
高锦宏讲话
高锦宏在讲话中围绕“为什么要做好报告精神的学习”,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站位要更高、认识要更准、理解要更透;围绕“怎样做好报告精神学习”,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原原本本地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他还就学校努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贯彻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全校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把握报告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切实把报告的话语体系转化成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体系、宣传工作的话语体系、思政工作的话语体系,切实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贯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分析青年成长成才的要求,把握青年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思政教育规律,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大胆尝试,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切实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全校教职员工要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全面提升自我思想认识水平,争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争做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表率。
高杨文主持备课会、房宏婷作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房宏婷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办好思政课”为题,从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怎样融入、谁来融入四个方面,报告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整体安排。《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廖小波以“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为题,从照着讲、领着讲、往深里讲,报告了学校利用4周《形势与政策》课在全校学生中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潮的教学方案。
廖小波作主旨报告、周艳敏发言
李益波、陆洋发言
孙兰友、常红利发言
在专题发言环节,《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周艳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李益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陆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孙兰友、研究生必修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讲教师常红利,分别以“理想信念与青年发展”“‘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进课堂的三重逻辑”“如何推进‘五史’教育进课堂”“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彰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把‘新中特’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题,从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等维度,阐释了如何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与思政课教材体系有机融合、与教学体系有效对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准、讲透。
推动形成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局面
在交流研讨环节,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新营、学工部部长张琳、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桐、团委书记孙鹏、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郧在廷、研究生院副院长鲁春梅、出版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柴非、新媒体学院学工组长谭锐,分别从转化话语体系、统筹教育资源、做好教学设计、融入社会实践、加强教师培训、凝练讲授重点、凸显出版特色、创新呈现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并纷纷表示:一定会结合所在部门职能、所在学院特点,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最有力的支撑,通过多部门协同、校院两级联动,在学生中形成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局面。
彭红、刘益点评
在领导点评环节,彭红用“政治强、自律严的状态”“思维新、视野广的标准”“情怀深、人格正的师风”对集体备课中,六个教研室教师代表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二十大报告精神,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科学论断融入教学之中讲深、讲透、讲活。同时,要求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要积极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努力实现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同向同行生动局面。刘益围绕“为什么要做好集体备课”,要求思政课以知识、能力、素质提升为集体备课的最终目标;围绕“集体备课备什么”,提出“三研”“九备”的要求,即要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报告,要从学生、目标、资源、重点、难点、特点、教法、考法、改法进行备课。
用好思政课程 传递二十大报告精神
这次备课会既是一场深入的教学交流会、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教学示范课,也是一场及时的学习动员部署会、一次重要的工作调度会,更是一场协同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
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