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生受邀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11-27|文:杨晗 |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11月23—25日,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以“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在四川成都举办。学校纪念办学6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指导,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北京印刷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版权研究中心)等协办的配套论坛之一“知识服务平台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论坛同期举办。学校党委副书记彭红带领师生受邀参加。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举行
学校师生参观博览会
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是我国版权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国家级版权专业博览会,已成为集中展示展览版权作品、活跃版权交易贸易、促进版权价值转化、推动中外版权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宣部副部长在大会开幕致辞中表示,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版权活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版权为媒助力文化繁荣兴盛的实际行动。多年来,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中国政府持续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推动版权保护和运用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面向未来,提出三点倡议:一是高度重视,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持续发挥版权对文化创新创造的激励作用,全面提升版权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构建版权保护社会共治格局,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健康的营商环境;二是尊重国情、深化合作,构建平衡有效的国际版权保护体系,促进各国在人才培养、制度机制、信息共享等方面平等协商、密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加强培育,扩大参与,增强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良好文化氛围,让保护版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博览会现场,彭红向中宣部副部长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西尔维·福尔班简要介绍了学校服务国家版权事业的情况。在首都版权展区,彭红还向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汇报了学校近年来的版权研究成果、学校主办本届博览会分论坛的情况以及学校开展“‘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红色行”项目成员代表向赵卫东汇报了参与研学的收获与体会。赵卫东听取汇报后,对学校多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学校能继续充分利用首都北京丰富文化资源,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版权行业发展需要,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新成绩。
彭红向市委宣传部领导汇报学校工作
11月25日上午,“知识服务平台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彭红致辞
彭红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以出版为学科专业特色、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水平特色型院校,学校始终将版权保护研究和版权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积极开拓版权工作新思路。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版权工作和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积极与国内外广大版权工作者和相关单位展开紧密合作,开阔版权工作新视野、新思路,加强培育,扩大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知识服务行业版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版权强国建设。
论坛现场
论坛上,来自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央广总台、出版传媒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的代表围绕“版权保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知识资源平台版权合规助力版权强国建设”两个议题展开研讨,为知识服务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对推动知识服务行业版权保护与协同高质量发展,助力版权强国建设大有裨益。
《鉴往知来——我所经历的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新书发布
同时,论坛还举行了《鉴往知来——我所经历的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作者:国家版权局原新闻发言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自强)新书首发式,为中国著作权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助力,也为全球著作权治理的体系重构提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版权制度不仅是知识产权的核心,也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学校师生深度参与国际性、国家级版权专业博览会,学习大会讲话精神,参观优秀版权作品,主办主题论坛,对话行业发展前沿,对进一步激发学校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版权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