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
信息来源:党委统战部|发布时间:2024-05-22|文:肖丽 |图:张朝|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为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5月21日,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学生党员骨干等30余人赴蒙藏学校旧址、民族文化宫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党委统战部、党委学工部有关同志参加活动。
参观蒙藏学校旧址
参观“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
在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大家通过聆听讲解、观看照片和实物,了解到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从蒙藏学校旧址开始,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重温了蒙藏学校的爱国学生心怀家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在“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大家在听讲解的同时,不时驻足观看展品,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深刻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师生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还观看了民族舞蹈等表演。
参观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主题展区
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出了1500余件古籍和文物,从多个维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生动再现五千多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师生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实践。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5月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以来,在党委统战部统筹下,在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下,组织开展“石榴花开美印院”主题海报设计大赛,学校师生学习了由国家民委主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统战部网站、北印为学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组织师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展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窗口。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教育内容,结合不同课程性质、特点,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陆洋
我深刻体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再次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进支部主委、机电工程学院教师 王燕
本次前往蒙藏学校旧址和民族文化宫参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绚丽文化,上好“行走的红色大思政课”,为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美篇章贡献力量。
——党委学工部辅导员 付雪琪
通过参观蒙藏学校旧址和民族文化宫,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灿烂,体悟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与传承,为全国各族人民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高校教师、学校留联会成员,我将认真履职尽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留联会秘书长、机电工程学院教师 肖军杰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对我国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底蕴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从古代的甲骨文、青铜器,到各民族的服饰、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民盟盟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发扬民盟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盟盟员、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张娜娜
参观蒙藏学校旧址和民族文化宫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之旅。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一脉同心筑梦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也亲身体验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情景体验空间的互动性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各民族的文化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这次参观不仅增长了知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员 郝山
年轻一代的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党员 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