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推动学院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一个主题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严厉的举措是反腐败斗争,通过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得到加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心振、民心齐,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这次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其深刻的背景和内涵。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中说到: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有些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当前,所谓"为官不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所以,开展"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专题教育活动,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识淡薄、忽视师生利益、等问题;着力解决滥用权力设租寻租,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不直面问题、不负责任、不敢担当,顶风违纪还在搞"四风"等问题;着力解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阳奉阴违、自行其是,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等问题。"三严三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提炼和新概括,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做人做官做事的统一,是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统一。"三严",是干部的政德要求,"三实"是政绩追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遵循政德还要追求政绩,只讲政德不干实事不行,而只追求政绩没有政德作保障和约束,工作实效也会大打折扣。
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形势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并写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要求高校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分类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鼓励高等学校以国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开展学科国际评估,扩大交流合作,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实施意见中有9项改革任务,30余条具体举措。面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趋势,我们要深刻认识学校转型发展、行业转型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大格局下,我们学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布局"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贯彻落实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在智能制造,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研发设计,制造过程数字智能控制等方面找好机械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新动力和切入点。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们一些同志认识还不够到位,行动还不够自觉,担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要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好,从实际出发谋划好专业发展,不好高骛,不脱离实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通过加强学习,解放思想,积极应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行业转型升级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常态,迅速调整定位,突出特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将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把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着力解决以"教"为中心而变为以"学"为中心,切实提高师生"教和学"的内生动力,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行动起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对课堂教学深入思考,大胆改革,一切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标,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强学院学科布局与规划的落实,切实做好学科的基础工作;面对媒体融合和行业转型、首都功能定位变化,做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特色方向的凝练(做好15版培养方案);把专业结构调整与新增专业(方向)培育相结合;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把其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各个环节,加强青年教师与行业的对接。加强标志性成果的设计、组织、积累,提高学科影响力(为学校更名做出实际贡献)。我们党员教师要走在改革前列,担负起推动学院发展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