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停局席”是一剂猛药
《儒林外史》里说,范进从20岁整整考到54岁,好不容易中了个“乡试第七名亚元”,欢喜得疯了。中举尚且如此,那考上进士,就更不用说了。唐朝时,每年春天,通过吏部的“关试”,成了吃皇粮的人上人,进士们开始狂欢,一系列热闹非凡的“游宴”多在曲江岸边举行,故而又称“曲江大会”。
“游宴”,偏重于“宴”。这些酒席,规模都不小,有的甚至断断续续摆到数月之久。“咸通中,进士及第过堂(由主司带领至都堂谒见宰相)后,便以骡从,车服侈靡之极;稍不中式(符合标准),则重加罚金”。“骡从”者,大概就是该进士屁股后面还有骑骡的侍从忙碌,稍逊于显贵出行时的“驺从”而已。
没有朝廷的明文规定,却有“约定俗成”的奢侈标准,谁不达标,便要受到责难或处罚。王定保在《唐摭言》里说,“蒋泳以故相之子,少年擢第”。而当时王定保的父亲任太常卿,对蒋泳说,你不能模仿那些贵族之子乱来,“先纳罚钱。慎勿以骡从也”。后来成为著名廉吏的蒋泳,是曾担任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蒋伸的儿子,当时却也不能在违反圈子之“式”后,避免被罚。王定保之父是朝廷主管礼仪之官,对国家法度了然于心,但对进士“圈子”的潜规则也只能乖乖顺从,劝人家老老实实交了所谓罚款。
当时,“骡从”的排场花销实在太大,有的进士就用“驴从”替代,降格以求,这谱还是要摆的。当然,驴子也许是借来租来的,至于“侍从”,则花些铜板找个临时工,阿狗阿猫低声下气则可。《唐摭言》载,“卢文焕,光化二年状元及第,颇以宴醵(宴席)为急务,同年皆患贫,无以致之”。这些“宴醵”类似如今的“凑份子”、“AA制”。许多贫困人家的儿子架不住旷日持久的折腾,没有办法跟上纨绔子弟的穷极奢靡,吃到后来,差不多有些像现代人所说的“抉心自食”了,非常痛苦。
一日,在游齐国公亭子时,大家都以为这次大概真的在“游”,而不在“宴”了,于是花红柳绿中,“解带从容”,十分轻松。岂料,卢文焕居然在“以驴从”的同年中,随便让人拉了头驴来,要宰杀解馋。这驴恰好是一个叫柳璨的“同年”借来充面子的。传说柳璨贫困时,日间以采柴为生,夜间读书,以燃点树叶照明。他当然立刻叫唤——“这驴可不是我的”。卢文焕讽刺道——“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这句话出自《尚书》,意思是用药不到头昏脑涨的地步,毛病不会痊愈。“瞑眩”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这话的弦外之音是:驴子可以花钱买,你舍不得花钱,这吝啬的毛病就改不了。柳璨因卢文焕嘲笑自己小气而愤愤不已。过了四年,他的地位显赫而卢文焕日见窘迫。每次相见,柳璨皆用卢文焕的原话反唇相讥。
贤相李德裕秉政之后,大力整饬进士科,他在《停进士宴会题名疏》里说,进士之间吃吃喝喝,拉拢关系,联络“感情”,“所以时风薄,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他建议“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向后不得聚集参谒,及于有司宅宴。其曲江大会朝官及题名、局席(酒席),并望勒停(强制停止)”。李德裕对进士们的风纪整肃可谓有的放矢。当然,他的“改革”弄得有些人相当不安逸,这才是真正的“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吃吃喝喝,极易结党营私,不是正常的政治生态,而是官僚腐败的重要“滑入口”。从古至今,无数事实证明,不管是用“公款”,还是花“私款”,“局席”往往会使纪律意识不断减弱,作风建设不断松懈,贪腐心理不断增强,最终导致各种藏污纳垢的“小山头”“小圈子”出现。“勒停局席”,无疑是一剂猛药,放到现在来看,仍旧闪耀着锐利的光芒。
(摘自:《北京日报》2015年6月28日)
“游宴”,偏重于“宴”。这些酒席,规模都不小,有的甚至断断续续摆到数月之久。“咸通中,进士及第过堂(由主司带领至都堂谒见宰相)后,便以骡从,车服侈靡之极;稍不中式(符合标准),则重加罚金”。“骡从”者,大概就是该进士屁股后面还有骑骡的侍从忙碌,稍逊于显贵出行时的“驺从”而已。
没有朝廷的明文规定,却有“约定俗成”的奢侈标准,谁不达标,便要受到责难或处罚。王定保在《唐摭言》里说,“蒋泳以故相之子,少年擢第”。而当时王定保的父亲任太常卿,对蒋泳说,你不能模仿那些贵族之子乱来,“先纳罚钱。慎勿以骡从也”。后来成为著名廉吏的蒋泳,是曾担任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蒋伸的儿子,当时却也不能在违反圈子之“式”后,避免被罚。王定保之父是朝廷主管礼仪之官,对国家法度了然于心,但对进士“圈子”的潜规则也只能乖乖顺从,劝人家老老实实交了所谓罚款。
当时,“骡从”的排场花销实在太大,有的进士就用“驴从”替代,降格以求,这谱还是要摆的。当然,驴子也许是借来租来的,至于“侍从”,则花些铜板找个临时工,阿狗阿猫低声下气则可。《唐摭言》载,“卢文焕,光化二年状元及第,颇以宴醵(宴席)为急务,同年皆患贫,无以致之”。这些“宴醵”类似如今的“凑份子”、“AA制”。许多贫困人家的儿子架不住旷日持久的折腾,没有办法跟上纨绔子弟的穷极奢靡,吃到后来,差不多有些像现代人所说的“抉心自食”了,非常痛苦。
一日,在游齐国公亭子时,大家都以为这次大概真的在“游”,而不在“宴”了,于是花红柳绿中,“解带从容”,十分轻松。岂料,卢文焕居然在“以驴从”的同年中,随便让人拉了头驴来,要宰杀解馋。这驴恰好是一个叫柳璨的“同年”借来充面子的。传说柳璨贫困时,日间以采柴为生,夜间读书,以燃点树叶照明。他当然立刻叫唤——“这驴可不是我的”。卢文焕讽刺道——“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这句话出自《尚书》,意思是用药不到头昏脑涨的地步,毛病不会痊愈。“瞑眩”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这话的弦外之音是:驴子可以花钱买,你舍不得花钱,这吝啬的毛病就改不了。柳璨因卢文焕嘲笑自己小气而愤愤不已。过了四年,他的地位显赫而卢文焕日见窘迫。每次相见,柳璨皆用卢文焕的原话反唇相讥。
贤相李德裕秉政之后,大力整饬进士科,他在《停进士宴会题名疏》里说,进士之间吃吃喝喝,拉拢关系,联络“感情”,“所以时风薄,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他建议“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向后不得聚集参谒,及于有司宅宴。其曲江大会朝官及题名、局席(酒席),并望勒停(强制停止)”。李德裕对进士们的风纪整肃可谓有的放矢。当然,他的“改革”弄得有些人相当不安逸,这才是真正的“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吃吃喝喝,极易结党营私,不是正常的政治生态,而是官僚腐败的重要“滑入口”。从古至今,无数事实证明,不管是用“公款”,还是花“私款”,“局席”往往会使纪律意识不断减弱,作风建设不断松懈,贪腐心理不断增强,最终导致各种藏污纳垢的“小山头”“小圈子”出现。“勒停局席”,无疑是一剂猛药,放到现在来看,仍旧闪耀着锐利的光芒。
(摘自:《北京日报》2015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