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中青年教师行动计划”启动会暨“AI+X”学术创新论坛
信息来源: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4-04-28|文:林立霞 |图:林楠|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为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信息工程学院“中青年教师行动计划”暨“AI+X”学术创新论坛启动仪式于4月26日下午在新创大厦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刘杰民,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班晓娟,百度产品运营经理刘聪琳,学校人事处处长杜明芳、教务处副处长(主持)李桐、科研处副处长姚军伟、研究生院副院长杨永刚,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启动仪式由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林立霞主持。
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中青年教师行动计划”启动会暨“AI+X”学术创新论坛
刘杰民、杜明芳、李桐、姚军伟、杨永刚和胡婷共同启动“中青年教师行动计划”。
刘杰民讲话
刘杰民在讲话中指出,在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学院要有所担当,本次举办“中青年教师行动计划”,体现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也展现了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和事业担当。他希望,通过“AI+X”学术创新论坛,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中青年教师的创新潜力和时代责任感,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曹鹏致辞;于丽芳发言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曹鹏在致辞中表示,“中青年教师行动计划”是在AI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学院为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通过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压担子促成长,发挥团队协同作战的优势和力量,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上,深度融入行业发展,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青年教师代表于丽芳在发言时表示,学院全体中青年教师将潜心科研,用心做好“AI+X”学术创新论坛,全力以赴推进ALL for AI学术研究、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为服务行业和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举行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阶段由曹鹏主持。班晓娟作“智能仿真交互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题报告,分享了带领团队在可穿戴传感器与运动智能交互领域以及流体仿真与可视化领域所做的主要科研工作。她强调,青年教师应聚焦学校特色学科专业,同时应注重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刘聪琳作“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的理论与开发实践”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大模型技术算法实现的底层逻辑。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文心一言在智能问答、内容创作、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强调应在实践中提升生成式AI的能力。
本次会议作为中青年教师行动计划的启动仪式,点燃了中青年教师的创新热情,更为后续“AI+X”学术创新论坛系列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