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网络教学优秀案例展示】《经济学原理》:网络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

【网络教学优秀案例展示】《经济学原理》:网络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

信息来源:教务处 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2-05-30|文:课程教学团队 |图:课程教学团队|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编者按:自启动线上教学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各教学单位积极适应并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适应网络教学方法,开辟网络教学途径,积累网络教学经验,不断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务处不断加强业务指导,深入发掘不同类型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特色亮点,通过选先树优,以点示面,积累优秀网络教学课程,示范带动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本期我们分享经济管理学院的网络教学课程《经济学原理》的经验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经济学原理》课程是经济管理学院一门重要的学科必修课,学生受众面广。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团队,构建共谋、共建的课程思政研讨机制,充分讨论和交流教学大纲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思政教学设计,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将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

课程团队成员:何玉柱、刘寿先、蔡春霞、王梓薇

课前: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思政重点教改项目为抓手,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调研兄弟院校课程思政基本经验和做法,从课程教学大纲着手,逐一梳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思政元素,把育人理念贯彻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过程性考核当中,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中。结合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案例、时事热点等话题,提炼思政素材,使学生在学习经济理论、锻炼经济学思维的同时,充分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深化学生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例如,在微观经济学内容中,团队成员何玉柱老师在讲授《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的“外部性”》一节时,把疫苗接种、防治工业污染、“退耕还林”、北京冬奥会的环保意义和政治意义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关注公众利益、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四个自信”。

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在宏观经济学内容中,团队成员蔡春霞老师在讲授《宏观经济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节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趋势,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党和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领导作用,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课中:创新网络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学习体验,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温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

通过视频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网络教学,教师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使网络教学既有高度也有温度。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式提问、启发式设问、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专题分享等多种方法,以PPT、多媒体、短视频、微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教学内容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思政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让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浸润人心的育人效果。

进行线上专题分享

例如,在网络教学中,团队成员王梓薇老师组织开展“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专题讨论,2021级菁英班学生王锡辉结合收益递减规律和追赶效应理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可称为“追赶”型经济,即不断地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表现为快速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对差距。学生张译方结合教育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认为我国移民到发达国家的高级专业人才的正在减少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得益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强大是解决人才外流问题的根本。学生们课堂上的发言充满正能量,达到了预期的课程效果。

课后:建立多维度立体式育人平台,再造课程思政教育环境,实践全方位育人

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在线智慧教育平台和现代多媒体手段,利用云班课平台建立教学课件、微课视频、扩展资料、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巩固和知识拓展奠定基础。结合课程相关知识点及时间进度安排,教学团队在课程微信群等信息交流平台上,及时推送有关当前经济热点话题、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新闻报道或文章观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经济热点问题、正确理解经济政策导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课教师通过查看后台数据,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通过课程的微信群、QQ群、云班课等信息交流平台,丰富了多维度、立体式课程思政育人平台,使师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即时沟通,即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

师生网上密切沟通

课程团队与思政课教师结对共建,优势互补,提升课程思政水平

课程团队邀请共建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郧在廷和经济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刘寿先,多次召开课程建设线上研讨会,讨论课程思政目标及元素,提出课程思政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案例要充分结合文化出版传媒行业政策,指导学生参加社会经济活动和相关学科竞赛,运用好线上线下教学视频作品,建立课程思政资料库等建议。

发挥课程思政作用 提高育人实效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发挥着浸润人心的重要作用。老师们上好每一堂课,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蓬勃向上发展的推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产生情感共鸣,课程思政才能更加鲜活、更有实效。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