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传承革命精神--红色足迹在武汉
信息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14-08-18|文:肖楠 王永攀
7月21日,北京印刷学院Explorer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乘坐一晚上的火车来到辛亥革命的首义地——武昌,围绕"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并于下午参观了起义门和首义碑林。在参观过程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了辛亥革命的历程。
当日下午三点,团队来到位于武昌首义路起义街的起义门,参观了这座辛亥革命的见证、武昌古城中仅存的唯一的城门,了解革命先辈在这里的革命故事。"起义门"三字由叶剑英元帅所题,它是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开端,既是一个历史的终结者,又是一个历史的开创者,正是在这里,中华民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历史。
依偎着起义门,有风雨长廊、古城墙、辛亥革命碑林等古迹。历史长廊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始终,雕刻着古老武昌的民族画。团队在首义碑林中学习并重温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首义碑林中有百年来各界的领袖人物评价辛亥革命的手迹,有孙中山先生的共和字样,有胡锦涛总书记题字"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等等。
经过一下午的参观与学习,团队充分了解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上的伟大意义,理解了武汉这座城对中国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作用。
Explorer团队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7月22日和23日,为了提高团队党员和群众的党性修养,加强历史的学习以及对入党誓词的理解,Explorer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人民解放军当时的根据地——大别山,在大别山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22日早十点出发,经过六个小时的车程,团队来到大别山中的英山县。晚上五点半,参观了红25军遗址,在无名英雄墓、无名英雄纪念碑前默哀,了解红25军在长征和抗日战斗中的英勇事迹。简易的房子令队员们感动,纪念碑上的浮雕则展示了当时反围剿时的艰辛。在纪念碑前,在党旗下,队员们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并且重新宣誓,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热情,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日早八点,团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拜访并采访了两位已退休的老村支书,一位人大代表药材厂的经理。采访的主要内容是作为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如何带领村子的经济发展建设等问题。当老支书被问到在任三十年来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时,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任三十年来,作为基层干部,我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每年看到老百姓种的茶叶、种的药材收获了时候开心的笑容;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村子里终于有一条能够通车的路,村子老百姓能够走出村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说话时老支书眼睛中充满了泪花,简单朴素的话语感动了队员们。
早上十点,队员和村民一起观看了送戏下乡——反"四风"、强党性、促廉政的专场演出。看见台上表演着当初红军所发生的一幕一幕,再一次坚定了队员们的红色信念。随后团队随车返回了武昌,结束了两天的大别山之行。
两天的奔波、两天的山路、两天的烈日使每个人都感到疲惫,但这些都远不及当年红军挺进大别山的艰辛、远不及村支书三十年来的兢兢业业、远不及大别山人民的艰苦奋斗。通过两天的学习,队员们坚定了革命理想信念,加强了党性修养,增加了积极工作和奉献精神的决心。
Explorer团队在毛主席旧居前合影留念
为了提升团队对辛亥革命历史史实的了解,了解革命的伟大与艰辛,团队参观了武汉大学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地方。
24日早上,团队参观了武汉大学这所依山而建的百年高校,以及伟大爱国主义者闻一多先生的雕像。了解了闻一多先生对革命事业、对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午两点,团队到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博物馆及鄂军都督——红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纪念馆里以主楼为主,再现了湖北军政府成立初期的原貌,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展厅陈列了各种文物真迹、历史图片。跟随历史的脚步走过那段峥嵘岁月,队员们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随后,团队开始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分五个展厅,以时间为轴分别展示了近代中国屈辱历史和历史伟人探索救国之道的历程。博物馆用历史真迹和生动的蜡像重现了从晚清开始爱国主义者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欣赏着那些历史真迹,品味着辛亥革命的艰辛,队员们对揭开了推翻封建王朝的序幕、开启了新中国石破天惊曙光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一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了解到了武汉精神的内涵——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辛亥革命就是敢为人先的最鲜明的例子。革命党人有着不畏牺牲、自我奉献的革命精神,有着敢为人先、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精神。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应该将这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发扬,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
为了培养团队的爱国热情,通过历史遗迹激发团队的报国之志,团队来到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武汉革命博物馆、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五大会议旧址、农讲所等地方。
上午十点,团队到达武汉革命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汉市农民运动讲习所,其中有教室,操场,食堂,宿舍等等。操场上由毛主席指挥的雕像重现了当年革命者在此宣誓的场景,重现了革命者们辛苦训练的场景。走进大教室,仿佛能看到毛主席在前面上课。随后,队员们参观了毛主席的旧居,坐东向西、青砖灰瓦。旧居里设施简单,文物简易。据工作人员介绍,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探索出了农民运动的出路,最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方针,成为新中国成立过程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最后,团队来到中共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旧址,通过复原过的会场现状和图片文字说明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盛况,近距离接触了中共五大的历史背景、开幕式盛况、大会全程等历史图片和历史实物。通过对纪念馆的参观,队员们了解到中共五大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局限性,中共五大及其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不仅在推进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党的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走访了很多地方,重温了新中国的曲折历史,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党人勇于奉献的精神,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之情和报答祖国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