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机械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教学协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国家级一流课程研讨分论坛在校举行
信息来源:机电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3-12-12|文:阳子婧 |图:党委宣传部|编辑:曹文露 慈妍妮
12月10日下午,北京高校机械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教学协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国家级一流课程研讨分论坛在校举行。来自北京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与探讨机械类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的最新理念、思路与路径。
北京高校机械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教学协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校举行
论坛由北京科技大学郑莉芳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张军教授主持。北京高校机械类专业群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张杰教授介绍专业群的组建、任务,回顾了专业群专家及教学协作委员会前七次会议以及在学生科技夏令营、教学管理工作、机械类课程思政建设、工程认证等方面开展的活动。
张杰作介绍专业群工作情况
来自北京各高校的六位教师围绕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带来精彩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教学名师郭卫东教授重点从“理念与目标”“教学内容”“过程与方法”“考核与反馈”四个方面介绍“机械原理”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探索情况,总结凝练出一种将STEP教学体系、研究型项目化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北京理工大学熊光明副教授从研究积累、教学实践、教材准备、教学改革等方面介绍了“无人驾驶车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过程。
郭卫东、熊光明发言
张军教授针对解决专业课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脱节、多个信息化教学平台科学使用、教学全过程考核及课程预警等问题,分享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与制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经验。郑莉芳教授重点从“课程内容”“创新实践资源”“课程思政”“考核办法”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液压与气压传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联动的建设过程。
张军、郑莉芳发言
北京化工大学段成红教授从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加强课程思政、丰富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课堂内外结合提高综合能力介绍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情况。北京印刷学院李艳教授分享了围绕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学改革、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六个方面建设“机械设计”国家级一流课程情况。
段成红、李艳发言
北京高校机械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教学协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