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举办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暨新媒体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讨会
信息来源:新闻出版学院|发布时间:2014-12-30|文:张聪
12月26、27日,由新闻出版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暨新媒体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讨会”在裕龙大酒店顺利举行。来自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领导专家、上海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学者代表、“韬奋杯”首届全国大学生出版创意大赛获奖代表以及新闻出版学院的领导教师参加了会议。
26日,在参加完“韬奋杯”首届全国大学生出版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及大赛获奖作品展后,专家代表赴会议地点对比赛进行了总结。专家们表示,作为全国范围内首次针对出版专业学生举办的专业竞赛,本次比赛通过赛事推动卓越出版创意人才的培养,推动全国编辑出版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组织方能够将赛事更好的与行业发展相结合、与学校实践相结合。
27日,专家们就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新媒体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北印的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建议。会议由新闻出版学院党委书记魏超主持。
北印举办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暨新媒体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讨会
新闻出版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邓漪首先就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了详细的介绍。
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教授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授牌,授予上述单位“双师型工作站”的称号。
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教授进行授牌仪式
新闻出版学院副院长张文红教授给来自以上单位的专家授予了“校外实践兼职导师”的证书。
新闻出版学院副院长张文红教授颁发证书
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北京印刷学院兼职硕导敖然教授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校外实践基地为例,提出了应将企业需求和学校课程相结合,利用企业的项目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密切与行业的联系,改革目前的培养体制和课程设置,更加重视对技术的培养,为传媒企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科学出版社的鄢德平、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安达、斯麦尔公司总经理郑铁男等嘉宾强调在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质构成、特长培养、专业变革、跨学科培养、双师授牌模式、激励专业自信、明确实习目标、系列电子课件等方面做一些改善。最终目标是做到一点一线一面,把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孵化器,培养高素质跨媒体的复合型人才。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陈丽菲教授,吉林工程技术学院的陈少志教授以及来自山东工商大学的张子中教授和湘潭大学的王丙炎教授等参加了会议讨论,从高校的角度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与会嘉宾发言
陈丹对会议作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会议取得的成果,也提出了学界和业界沟通以及融合等问题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