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教育改革】以强化“专业内涵+专业特色”为主线,扎实推进2015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教育改革】以强化“专业内涵+专业特色”为主线,扎实推进2015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信息来源:机电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5-05-12|文:杨平

    专业培养方案是对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总体设计和具体教学组织安排,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融入了高等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面向的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把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规格内化其中。因此,修订好专业培养方案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匹配度尤其重要。

    机电工程学院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和2015年学校工作要点的精神,做好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王永生校长在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务处制定的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精神,把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看成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机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立院长“一把手”工程

    为了做好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学院召开了专业核心组会议,进行了精心的部署,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程教育认证和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担任机械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小组组长,全面领导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组织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以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的形式,组织教授、博士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等相关内容,深度研讨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面对印刷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趋势,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院长对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辅导。进行了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专业内涵+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思路,为做好2015版培养方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多次召开研讨会

充分调研,明确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2014年下半年,学院组织3个专业进行了国内外同类院校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的调研,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梳理,掌握了各专业的办学情况。通过走访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了进一步清晰的认识。对照学校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明确了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各专业深入高校企业调研

夯实基础,扎实推进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了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标准,体现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的要求,在前期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明确了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的目标,即选取“三优”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高新企业,优良的工作环境)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目前已经签约26个实习基地,建立了覆盖印刷包装装备全产业链的10个产学研基地。基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江浙,广州和深圳等,增强了学生专业认同度,体现了为行业企业服务的支撑作用。


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深化导师制和导学制。学院出台《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从2014级开始,学院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次导师制与以往不同之处,实行导师组负责制。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或专业核心组成员组建导师组,并担任组长,每个导师组由3-5人组成。组长负责对本组导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质量监控。每位成员负责本专业每个年级的3-5名本科生进行全程的学业指导。

    深化校外实践教学。为了做好校外实习教学工作,学院在建立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基地的基础上,聘请了20多名校外兼职教授和实习导师,要求每个专业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把校企合作办学落到实处。2015年开始,每个专业要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及早参与企业的工程设计,强化工程实际训练。

    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处在国家政治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和行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成果的一次重要的机遇。机电工程学院将以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契机,面向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