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暑期实践】重走红军长征路 建设伟大中国梦

【暑期实践】重走红军长征路 建设伟大中国梦

学生党员代表赴贵州社会实践

信息来源:学生处|发布时间:2015-07-31|文:王新营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7月19日至25日,学工部副部长王新营、研工部老师郭菲菲带领15名学生党员骨干赴贵州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 建设伟大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党员代表赴贵州社会实践

    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遵义会议"谱写了长征史诗最精彩的乐章。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二占遵义、攻克娄山、抢渡乌江、兵逼贵阳,摆脱了四十多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演绎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挥军北上,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怀着对党史的膜拜,学生党员们来到了遵义会议会址,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整个纪念馆分为历史陈列馆、会议会场遗址广场等。其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遵义会议陈列馆介绍了红军在李德、博古等错误军事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被迫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血染湘江、飞渡乌江天险、召开的著名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一次次战役。正是有了遵义会议,在会议上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才挽救了我党,挽救了整个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前,同学们不时驻足、认真观看,详细询问图片和实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实事求是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坚定信念的精神、民主团结的精神、务求必胜的精神,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生党员身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

    走出遵义会议会址,步行约20分钟,同学们来到了与当年红军鏖战过的红花岗、老鸭上遥遥相望的红军烈士陵园。陵园集中了建国后在遵义各处找到的红军遗骨,故又称红军山。整个陵园庄严肃穆,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亲手书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同学们祭奠革命先烈,并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开拓进取,戮力前行,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红军山祭奠革命先烈

    祭奠过先烈英魂,同学们又乘车来到息烽集中营。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期间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一所用以关押共产党人、抗日志士、进步和爱国人士的秘密监狱,是当时军统所设的三所秘密监狱(望龙门监狱、白公馆监狱、息烽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等级最高的一所监狱,共关押过杨虎城将军、宋琦云、徐林侠、"小萝卜头"、闫继民、张醒民、黄显声将军等志士仁人1220余人,杀害和折磨致死600余人,释放140余人,下落不明者400余人。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同学们观看了"八斋"和"猫洞",驻足在残害共产党人的严刑酷具面前,泪流满面。难以想象,是怎样一种力量支撑着革命志士面临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并对革命胜利充满希望,在"人间地狱"中成立党支部,誓死抗争到底?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事实证明,共产党无愧是抗日战争的核心力量。怀着崇高的敬意,同学们缅怀革命先烈,并表示要明辨历史曲直,胸怀民族大义,珍惜来之不惜的幸福生活,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


参观息烽集中营

聆听先烈故事

    除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之外,贵州还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贵州之称。为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同学们翻山越岭,乘车跋涉6个多小时,抵达被余秋雨先生誉为"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的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历史上苗族五次大迁徙的聚居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独有,世界独存的苗族最大的聚居地。苗寨四面环山,层峦叠嶂,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服饰、饮食、歌舞及其遗风古俗在这里世代相传。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走进吊脚楼,观赏木楼建筑,观看苗家歌舞,聆听苗族古语演唱,品尝苗家饮食,并穿上苗族服饰,体验苗族风情。苗族服饰尽管美丽,但沉重的头饰还是很有压迫感,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必须有所担当,才能把人生、社会、国家建设的更美丽。


化身苗裔一家亲

    行程结束的前夕,实践团队还走访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深入行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看望在此工作的新闻出版学院2010级毕业生党员窦玥声,并与之座谈交流,畅谈工作感受、生活体验、母校发展以及对母校的感激、眷恋。


看望毕业生党员窦玥声

    此次贵州之行历时7天,活动范围涉及黔西、黔东、黔北。尽管以车代步,但还是一路颠簸,早出晚归,劳累困乏。同学们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兴致勃勃,全身心投入考察实践。走路到腿软的时候,就以红军长征精神相互鼓舞:"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抵京的晚上十点多,一男生急性肠胃炎,豆大的汗珠额头滚动,还强颜欢笑,安慰大家说没事。新闻出版学院的仲诚、常帅同学来不及放下行李,就直接打车送其去医院,并陪护至凌晨三点。他们无愧党员的光荣称谓;他们无愧习近平总书记"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赞誉;他们无愧是"大有希望,大可作为"的一代。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