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走访首都师范大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信息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15-08-14|文:朱晓雨
为响应中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新闻出版学院"步行-践行团队"在暑假走进北京市的三个基层社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团队负责人统筹工作,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团队自身素质为目的,以"脚踏实地,亲切宣传"为宗旨,通过分发宣传凉扇、与社区居民交流探讨的方式在三个不同的社区开展活动。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团队成员在2015年8月5日走访首都师范大学,采访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李松林教授,希望他能够帮助团队成员深层次地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对活动提出建议。
在正式采访李松林教授之前,团员们首先对首都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做了一个"热身采访",对于我们的问题,同学们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阐述角度与语言表达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结论都是作为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从行动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懂得、践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现在在首都师范大学就读大二的张同学告诉我们他的体会,他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和基层群众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内容,还是一架桥梁,桥梁的另一端是更高的修养与更深刻的觉悟。"
团队成员采访首都师范大学的在校学生
成员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楼前合影
在与李松林教授的交流中,成员们从实际出发,通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出如何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问题,同时从自身学生身份出发,与李松林教授探讨如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邀请他对我们本次实践活动提出意见与建议。李松林教授对于我们的问题给予了全面深入的回答。在他看来,在今天提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现象十分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提倡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所需要,在改革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年轻人的价值理念也产生了变化,今天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为了加强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李松林教授提出,现代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更应该在三个层面上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就是这12个词分别进行详细的阐释,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核心价值观。其次特别注重个人层面,如何将个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最后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比如中国的优秀道德内涵、交往原则,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可以抵御西方文化价值渗透,同时也要进一步发扬我们党的优秀理念。最后李松林教授也对我们的活动提出了建议与意见,他表示十分认同我们走进基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做法,对整个社会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对学生自身成长也有重要意义。但是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可以作出更突出的成果。
团队成员与李松林教授合影
本次采访让团队成员们都受益匪浅,不仅通过对同学、老师的采访加强了自身的交往能力,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见解。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只是口头目标,更需要真正地了解其中内涵,从内心上认同它并以它为标准去严格的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践行过程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在李松林教授的鼓励与建议下,团队成员将带着科学的态度与高度的热情去完成后续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