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网_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管理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印快讯»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包装机械装置”“商品载运及助力机械装置”比赛现场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包装机械装置”“商品载运及助力机械装置”比赛现场

信息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时间:2016-04-16|文:钟思凡 崔雪英

    4月16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北京印刷学院举行,体育馆赛场内正在展出"不同材质、形状和尺寸商品的包装机械装置"和"商品载运及助力机械装置"主题作品,比赛现场气氛活跃,参赛选手精神抖擞、蓄势待发。


体育馆比赛现场

    由北京印刷学院陈永辉、陈伟、曹少杰、谢宇轩和张振楠同学组成的团队在比赛现场吸引了大量的目光。他们的作品是随车装卸拖运机器。在运卸货物的时候,这个机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空间,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集思广益、克服众多困难,终于完成了参赛作品。


随车装卸托运机

    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刘传管、周文铭、桑橙橙、黄俊凯团队设计的分离易碎物品装置考虑到了快递分类上的困扰,利用了分类包装和气泵的原理将货物吸到感应区,待感应器感应到物品的类别再将物品安全送到目的地。他们介绍到:"作品的亮点在于吸盘的气压是否稳定。在创作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气泵的运作和位置的精确计算是创作的最大阻碍,但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得到有效解决。"


专家现场评审

    北京理工大学的指导老师苏伟认为现在大学校园里普遍缺乏"工匠精神",工程教育弱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有必要加强学校的工程教育。苏伟指出,创新是培养同学们的一种精神,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素质,把创新意识根植在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苏伟告诉同学们输赢并不重要,享受这个大赛的过程与在参加比赛时得到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本次大赛的评委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李艳教授表示,比赛的评判标准首先要看作品对主题的契合程度,其次看作品能否应用于实践,再看实践过程中能否运行良好,有没有创新点和闪光点。她建议参赛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做好预案和备案,比如说要多备一个电机或者手摇发电的机器,并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创新和创意上更加努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通过比赛能够有所收获。

[关注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