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召开2016-2017年挂职干部座谈会
信息来源:组织部|发布时间:2017-06-22|文:杨雪莲
6月21日,学校在综合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16-2017年校内外挂职干部座谈会。党委副书记赵盛伟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内外挂职干部30余人参加会议,党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史国敏主持会议,并总结学校2016-2017年校内外挂职工作情况。
校外挂职干部代表邓漪、宋守超、王梓薇,校内挂职干部代表付海燕、齐亚莉、刘华丽等分别作交流发言。大家从多个层面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纷纷表示,在挂职期间,十分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锻炼机会,及时转换角色,勤勉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优势在挂职单位积极工作。
北印召开2016-2017年挂职干部座谈会
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挂职干部邓漪从个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加强学校沟通、掌握资讯的好途径和触动内心、激发热情三个方面谈了她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挂职的收获和体会。
赴北京团市委挂职干部宋守超,首先汇报了挂职期间工作情况,表示通过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成长,其次回首挂职经历,非常感谢学校的信任,并表示会将收获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运用到今后的本职工作中,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
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挂职干部王梓薇就挂职目的、挂职工作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和对即将挂职人员建议三方面谈了挂职期间的心得和体会,并表示将在科研和教学上更好的服务与回报学校。
挂职干部交流发言
赴科研处挂职干部付海燕就挂职期间工作情况做了详尽的汇报,同时阐述挂职期间在本职领域的学术成就。表示通过科研处的锻炼,进一步清晰了科学研究思路,并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的安排与科研处同事的信任。
在二级学院助理岗位挂职的干部齐亚莉从思想上、工作上和行动上三个方面汇报了自己的挂职经历。并表示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以一颗热情、积极、高效、创新的心,勤学苦练、踏踏实实的态度开展工作。
在组织部挂职的干部刘华丽用"四个不"总结了自己的挂职体会:严肃活泼,组织工作真的是不神秘;亲力亲为,最大限度的不打扰;换位思考,哪个岗位都不容易;乐观民主,单纯的工作氛围干活不会累。同时非常感谢学校党委提供的学习机会与挂职期间各位同事对自己的指导与帮助。
挂职干部交流发言
其他参会挂职干部也联系自身和工作实际,做了简短发言,大家表示,在挂职期间,始终得到挂职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照顾,也始终感受到学校党委的关怀和关注。通过挂职,接触了新平台,拓展了新视野,培养了新技能,受益匪浅。他们感谢学校为青年干部提供锻炼成长的平台,表示要珍惜机会,全面锻炼,提高能力,为学校和单位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赵盛伟讲话
在认真听取了挂职干部的发言后,赵盛伟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挂职干部克服很多困难完成挂职任务表示感谢。其次指出,挂职锻炼是学校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学校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通过挂职为年轻干部提供锻炼成长的平台,挂职干部尽职尽责的工作,也会有很多的收获。
赵盛伟对挂职工作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干部挂职工作学校已坚持多年,形成特色。每次都是精心选派干部,体现出了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今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体验,是一个收获的过程,希望大家珍惜挂职锻炼的机会。二是校内接收干部挂职的单位要给干部具体的任务,参与分工,搭建培养的平台。挂职工作还要加强统筹引导,学校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挂职范围、空间很大,要发挥青年干部的优势,挂职是有时限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思想素质的提高却是无限的,大家要利用好挂职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加关注思想素质的提升。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家要加强学习,增强提升思想素质的自觉性,提高返校后育人工作能力,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做领路人,履行好育人职责。三是要学以致用,在挂职单位学习到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回来要大胆运用,要大胆改革创新,挂职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直接接触社会,接触企业,不论挂职哪个岗位,都要积极做事情、敢创新、敢突破。干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敢于提高,有敢于突破的锐气。希望以后通过更多形式和挂职干部进行沟通交流。
据悉,学校2016年校内助理有18个单位,招聘共26个岗位,其中,党务助理8人,行政助理18人。2017年校内助理共聘任9个岗位,其中,党务助理3人,行政助理6人。
2016年,学校派出张志成、邓漪、王梓薇,宋守超,杨宁、董振华共六名同志,分别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团市委、大兴区规划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中心等单位挂职锻炼。2017年,学校派出王蕊、巫建、秦炼三名同志赴大兴区科委、西红门镇和大兴区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中心挂职,学校干部出色表现赢得了挂职单位的充分肯定,挂职单位纷纷发来感谢信和干部挂职鉴定材料,对学校和挂职干部表示感谢和肯定。挂职单位表示北印挂职干部作风优良,工作扎实,敬业奉献,团结同志,树立了北京印刷学院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