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教师参加京南高校联盟马院共同体“十九大精神进课堂集体备课会”暨首场专家辅导报告会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7-11-09|文:郧在廷
11月7日上午,由北京京南三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集体备课会"暨首场专家辅导报告会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参会。
京南高校联盟马院共同体"十九大精神进课堂集体备课会"现场
本次集体备课会特邀北京市委讲师团成员、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春玺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报告会上,王春玺从新时代、新思想、新境界三大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详细解读。
王春玺作报告
关于"新时代",王春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36次提到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就是中国人民在历经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进步后,将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具体则包括党的事业层面、国家层面、人民层面、民族层面、人类层面五个层面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主要标志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即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于"新思想",王春玺认为,"新思想"即"一个主题、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
关于"新境界",王春玺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体现为开辟了四个方面新境界,即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王春玺就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建设与参会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归纳为五大经验:一是持续关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二是研究方向要逐步聚焦;三是前期成果要相对集中;四是通过"集体战术"攻关创建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五是采取"老鹰搏兔"与"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重点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