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敬人来校作“美书·留住阅读——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讲座
信息来源:设计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18-05-02|文:郑伊玲
4月27日,设计艺术学院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敬人作题为"美书·留住阅读——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的讲座,设计艺术学院夏小奇教授主持讲座。
吕敬人分享了自己的设计工作经历。他指出,书籍是综合性的信息载体,在物质化的时代,书籍能够带给人亲切感。他希望同学们在书籍设计课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学习信息的运用与表达。
讲座中,吕敬人从中国书籍设计现状、什么是美书、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转换、书筑——信息诗意栖息的建筑、数码时代下的新造书运动五个部分讲述了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并提出电子时代给设计师带来的挑战不是新技术,而是设计师自身沉溺于虚拟模式的思维。年轻设计师往往缺乏的不是能力,是交流的能力。改变固有观念,开发多向性创作渠道,发挥个性特质,面对多元化读者受众,出版物有所值的好书,才能赢得未来。
吕敬人与学生交流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和吕敬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吕敬人就过度设计现象、电子时代书籍设计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年轻设计师如何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附:吕敬人,1947年生于上海。书籍设计大师、插图设计大师、视觉艺术家,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
1996年起接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创立敬人设计工作室。曾被评为亚洲著名的十大设计师之一,中国十大杰出设计师之一。不仅在国内国际的展览、比赛上获过不少金奖,而且还编、译、写过数本书籍装帧、书籍设计方面的著作。
1981年《蛇类》获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优秀奖;1984年《秦一世、秦二世》文学插图入选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插图展;1986年《生与死》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银奖;1995年《中国民间美术全集》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整体设计金奖,《黑与白》获第四届书籍装帧展区设计金奖;《三S之行》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书籍装帧金奖;1997年《书籍形态学探议》获全国第三届书籍装帧研究成果金奖。圆明园标识的设计者(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