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组织师生观看“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电视授课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05-31|文:曾明 韦慧超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要求,5月30日和5月31日,我校分批次、分时段组织干部师生观看“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电视授课,实现全校干部师生学习的全覆盖,形成“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的生动局面。
师生集中观看“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
此次电视授课是“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重要活动,精彩而生动的授课内容引发了广大师生的热议。
师生分点学习观看“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
记忆中还是第一次参加“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这样形式的电视授课和学习,很新颖,也很受感染和启发。课程中讲到的要弘扬“四有”好老师的先进事迹、积极回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以及在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争创一流大学,对于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落细落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自信和动力。
——新媒体学院党委书记 王晓林
有幸生在这样的时代,为国家的富起来强起来深感自豪。作为新时代的同行者,教育工作者应勇担责任,不负时代期望,不负人民嘱托,鼓足劲,加满油,把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奉献给教育事业,争做“四有”好老师,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培育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教师 施亚梅
立足岗位工作,推进全方位育人,当好积极能量的传递者。无论是行政部门还是后勤部门,都承担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日常工作中一句中肯的话,一次耐心的解释,甚至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自如的微笑,都是良好情绪和积极能量的传播。也许,一个微笑、一次耐心可以使您变成正能量的使者。
——计财处副处长 曹双河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高校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要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克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要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三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 房宏婷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今天的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中几位老师运用实例再次进行了解读,我觉得这几个要求是环环相扣的,解答了青年为了什么目标好好学习、该如何学习生活,不负少年时的问题。现在的我们,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正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正是对青年人树立世界观、人生观的一种积极引领。作为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图强、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新媒体学院学生 党静怡
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肩上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志当存高远,路自脚下始。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是北印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北印人共有的精神品格,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成为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来,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收获幸福,努力成为一个有家国情怀、敢闯会创的北印人,努力让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绽放光彩。
——大学生记者团干事 范晨雨
首都师生共上一堂课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青春本就短暂,而我们的青春一定是用来奋斗的。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党和国家、人民的理想联系到一起。在总书记每一次对青年的寄语中都能看出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的期望。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新闻出版学院学生 刘晨旭
看完整堂课程后,思绪万千之余更让我热血沸腾。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之独立。”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明白肩上的责任之重,我们只有不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有独占鳌头的骄傲与能力。我们青年一代终将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广大青年应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以使命与奋斗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写好自己的人生答卷,以青春的名义推动青春的中国。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陈俊
在今天的"百万首都师生同上一节课"的授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放弃在乌鲁木齐市任教,自愿选择到乡村支教的新疆青年教师。这种扎根基层的精神令人敬佩,同时这种不怕苦累,不惧困难的品质,也是青年党员该有的优秀品质。既然选择成为党员,那么就应当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我想到了自己在参加新闻出版先锋号活动中了解到的《群众》周刊主编潘梓年,他在国民党的狱中受尽折磨仍然笔耕不辍,为《群众》周刊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他还在报刊发行上创立了完全服务于读者的订阅方式,努力为人民服务。有这些榜样为例,我们青年更有奋斗向前的决心,充满斗志,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出版学院学生 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