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60周年纪念|新媒体学院举办校友座谈会
信息来源:新媒体学院|发布时间:2018-10-25|文:吴雪玮
10月20日,北京印刷学院纪念办学六十周年之际,新媒体学院于当天下午在绿色大厦新媒体学院会议室隆重举行校友座谈会。学院领导和老师、老教师代表、优秀校友代表、以及在校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座谈。座谈会由新媒体学院党委书记王晓林主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伊始,王晓林对校友们的到场表示热烈的欢迎。王晓林表示,新媒体学院尽管成立只有两年多,但从专业划分来说已经有了很多届毕业生,今天邀请大家返校相聚,就是希望校友们今后能与学院进一步建立起更加持续、更加紧密的联系,为新媒体学院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王晓林致辞
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向校友们简要介绍了新媒体学院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新媒体行业蕴含着无数创新创业的机会,学院也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希望校友与校友、校友与老师、校友与在校同学之间,都能够加强沟通合作,共创新媒体学院美好未来。
严晨介绍学院发展情况
作为新媒体学院多媒体艺术教育领域的开拓者、老领导、老教师胡杰教授为大家讲述了新媒体学院多媒体专业发展的历程。他表示,特别感谢学校历届领导对印刷学院艺术教育尤其是多媒体艺术教育的大力支持,多媒体艺术教育模式融合了艺术与科技,这在当时是一种开创先河的探索和创举,希望新媒体学院能够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再创辉煌。
胡杰教授讲述学院发展历程
接下来,校友们纷纷发表感言并对学院未来发展和在座的学弟学妹提出由衷建议。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总经理、校友陈彦对学院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感谢学校、学院和老师的培养教育。她以当年考取学校及毕业工作后的亲身体会,对学院致力于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充分肯定,并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校友代表陈彦发言
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校友王志鸥希望在校的同学们应该珍惜当前在校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去探索,去体验,不要浪费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他还鼓励大家在大学里要多做一些作品,在专业学习方面要培养创新精神,要更多的去参加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意思维和执行能力。
校友代表王志鸥发言
北京英诺创新空间合伙人、校友姜汐在座谈会现场对胡杰教授表达了深深的问候和感恩之情,表示将来要用更多的时间经常回校看望恩师,关注学院发展。作为一名资深创业者,他对新媒体学院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表示肯定,希望今后更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毕业生就业跟踪指导。
校友代表姜汐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校友郭春宁就加强校友间的合作,校友和母校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她所在的人大艺术学院与北印新媒体学院之间的专业教育合作交流,提出几点建议,并现场向学院赠送了由她编著的新媒体艺术方面书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声像多媒体中心主任、校友刘德涛,原北京盛世光影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校友胡江华,北京数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校友曾典,也分别就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合作,共促新媒体学院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意见。
校友代表:郭春宁、刘德涛、胡江华、曾典
在校学生代表2018级学生华晨凯,在发言中说道,“学校宛如一本厚重的史诗,书页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图形都离不开校友们的智慧与贡献,新媒体学院如同富有生机的航船,推动新时代新媒体映射流转,乘风破浪,其中必有校友们砥砺求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校生代表华晨凯发言
座谈会最后,王晓林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新媒体学院将会认真梳理、研究、吸收校友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中,进一步推动学院更快更好发展。校友们不管身居何位,也不论身处何方,始终是母校的牵挂,也始终是母校的骄傲,衷心希望校友们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也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有空能常常回家看看。
座谈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在新媒体学院牌匾前合影留念,在母校办学六十周年的重要日子里,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合影留念